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06日
郝协理的“金嗓子”
文章字数:634
  6月9日一大早,中铁九局京沈客专4标四工区工管部门前,两个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劳务工探头询问:“郝协理在哪?”
  这时,综合部部长郝爽刚从协作队回来,见两人堵在门口,连忙说:“有事进屋说啊!”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劳务工眉开眼笑地把一小包东西往郝爽的手里一塞,“郝协理,这药是大伙是给你的,我们上工地啦!”说完一溜烟儿地走了。塑料袋里是几盒“西瓜霜”和“金嗓子喉宝”。后来,这药郝爽给送回去了,但是事情的由来得从头说起。
  原来,郝爽是工区派驻协作队伍的党群协理员,他为600多名劳务工建立了台账,掌握他们籍贯、特长、就业意愿。一次,郝爽听见有几个进场2个多月的劳务工抱怨不挣钱,他一了解,得知刚进场的劳务工绑扎钢筋笼子技术不熟练,经常返工、窝工,成品效率低,月底结账亏多盈少。于是,他与相关部门组织了“专项技能培训班”,让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老技工当老师传授技能,使劳务工很快掌握了钢筋间距和端头焊接要领。当月,他们都超额完成了班组的任务,不但收入增加了近2倍,还在安全质量上受到了监理的首肯。
  郝爽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免不了对协作队伍负责人发火吼叫,由于用嗓过度,病愈多年的咽炎又悄悄“冒”了出来。前几天,在夏湾子特大桥施工的几个劳务工嘀咕:月份工资卡里缺6、7个加班费。曾是劳资员的小郝让劳务工把具体情况都写清楚,找到协作队的负责人一一核实,月底把7000余元加班费都补到了这些劳务工手上。劳务工对郝爽为他们做的件件好事都放在心上,惦记着他越来越嘶哑的嗓子,于是就有了前面送药上门的故事。 金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