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新国 中铁四局南京分公司
空山雨后,夜静无声,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挂起,脱离了城市的喧闹,远离都市的色彩,我的思绪已跟随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回到那如诗如画的湘西山城,去领略那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亲情美、人性美。
书中最让我注意的人物就是翠翠的爷爷——老船夫了。在我看来,小说正是通过这个角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亲情美、人性美。在作者笔下,他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化身,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等优良品质在他身上流淌、发扬。正如书中所说“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虽然他们的日子贫苦不堪,但他们从不向他人索取什么,反而还帮助他人。在这样的日子里,老船夫对他的孙女翠翠也是疼爱万分,甚至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她。正因为这份浓厚的爱,老船夫才希望翠翠能找到一个如自己般宠爱她的如意郎君。可事与愿违,老船夫无意间在翠翠的感情路上加了些曲折,使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未能开花结果,最后带着对翠翠的愧疚,对自己的责怪离开了人世。
在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主人公翠翠有一定的想象,“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句话把翠翠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引起我脑海里无尽的遐想。湘西的四季变化造就了她健康的身体;茶峒的绿水青山送给她清澈透明的眼眸;碧溪岨的白塔又孕育她善良孝顺的赤心;那条岁月斑驳的小船带给她一段段美好的回忆。虽清苦但不贫贱,虽辛苦但不抱怨,小小的年纪就照顾爷爷照顾自己,这是现在多少孩子都办不到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慢慢也改变了,少了些幼稚,多了些许少女的愁思。终于她遇到心爱的男孩傩送,上天就是喜欢捉弄有缘人,让他们有缘无分。读着这段凄美的爱情,回想当初他们两颗心灵碰撞相吸的时候,让我不禁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书中的翠翠是幸福的,她有爱她的人;但她也是不幸的,她爱的人都一一远去。在这个如诗如画的边城里,沈从文先生完美地刻画了人性,却留下不完美的翠翠,独自等候她的爱情。宿命如此安排,让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令人感伤。但不管爱情的结局是美满还是凄婉,经历过的人、事是亘古不变的,爱的过程才是爱情的真正价值。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凄婉爱情,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对人物的精心刻画与塑造,展示自然化的亲情美、人性美,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内心深处产生久久的震动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