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中铁一局斐济公司累计中标项目17个,中标额21.8亿元,均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节点工期目标。骄人业绩的背后,既有他们打开海外市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更有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海外人把握方向、实现双赢所提供的精神动力。
斐济公司党工委副书记孙克益说:“海外党建虽然受‘五不公开’限制,但我们在内部要努力做到‘五个更好’,即:党组织机构不公开,党组织作用要发挥得更好;党内职务不公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开展得更好;党员身份不公开,党员带头作用要发挥得更好;党内活动不公开,促进施工生产的作用要发挥得更好;党内文件不公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贯彻执行得更好。”
精彩一:海外项目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
斐济公司从成立起,就同步建立了党工委,设置了专职书记,并根据承揽的项目数量和规模,由1个党支部,逐步发展到1个党总支、个党支部并配备了专兼职党支部书记。公司党工委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和海外业务知识学习,坚持公司每周、项目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深入学习国家“一带一路”和集团公司“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使上级党委要求学习贯彻的文件精神在公司和项目均得到落实,两级领导班子拓展海外市场和解决海外事务的能力及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精彩二:因地制宜,展示特色,深入开展主题党建活动
党工委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特别是针对新员工,出国第一课必讲海外必须遵循的政治纪律和基本原则,教育员工无论在任何场所、任何项目、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遵守当地法律和民风民俗,都要把国家和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个爱国爱党爱企业的忠诚卫士。对员工持续进行“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和所在国国情及集团公司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纪念日,党工委必结合纪念日内容和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崇尚劳动、建功海外”和“学党史、上党课、新老党员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及“升国旗、唱国歌”等一系列活动。党工委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公司《斐济简报》已达50期,及时把海外重要活动和生产信息传递到集团公司和中国驻斐大使馆;公司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凤凰卫视、斐济电视台、斐济太阳报、斐济时报、大洋洲中文电视台等国内外国家级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展示了中铁一局的良好国际形象。
精彩三:大力营造海外团队齐心、员工安心、家属放心的浓厚氛围
斐济公司首先是建设一个温暖的“海外之家”。工会和团组织为各项目安装了可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的卫星电视,配置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登山拓展、游泳健身等业余文体活动,对探亲家属开展“送关怀、送温暖”活动,活跃了海外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其次是让外籍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中方员工在生活中,把外籍员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看待;在工作上手把手地教,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待遇上,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每逢斐济和中国的重要节日,公司和各项目都要组织开展“中外员工联谊”活动。对于做出突出成绩的斐济员工,公司则大力进行表彰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目前,斐济公司中斐双方管理人员基本上达到了1∶1的比例,雇佣的劳务人员达3000多人次。斐济人以在中铁一局工作为荣。
精彩四:担当使者,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发挥中斐友好桥梁纽带作用
党工委要求每一个项目员工在言行上,要做到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做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者;在工程上,要信守合同,保质保量,做企业形象的塑造者;在合作上,要诚信至上,互利双赢,做中斐友好发展的促进者。在施工中,他们筑路不忘为当地村民修路、造田;天气干旱缺水,不忘为当地居民送水解难;项目驻地学校困难,他们不忘为孩子捐资助学献爱心;岛国举办运动会,他们不忘捐赠款物和器材。他们的善举,受到了斐济北岛政府、学校和村民的交口称赞,彰显了中斐人民深厚友谊。 马蕴川 孙克益 张兰平 张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