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程梦’是经我加固的每一根钢筋都结实过硬。”
“我的‘工程梦’是项目部每名员工和每道工序都安全。”
……
作为施工单位,中铁六局天津铁建公司每名员工都有一个“工程梦”,而总工程师米万富的“工程梦”尤为特殊。近日在天津地铁6号线工地接受天津电视台采访时,米万富说:“我的‘工程梦’是将这一张张蓝图化为现实,工程完工时带着老婆孩子坐一次地铁6号线畅游天津。”化蓝图为现实,顾大家及小家。曾获中铁六局先进工作者、四强工会工作者、优秀项目总工、天津铁建公司十大杰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的米万富说出了作为一名总工程师的梦想,也道出了所有工程人的梦想。
“攻坚速度”并肩“成长速度”
2001年,米万富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在技术员岗位上通过学习和实践为成长“提速”,2年后就成为项目副经理。此后,他步履不停,曾担任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等职务,参建的工程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在大家感叹米万富稳而快的“成长速度”时,他创造的“攻坚速度”再度令人刮目相看!2014年,他带领的89名员工组成的项目团队,面临的是需要在短短1年零8个月内建成天津地铁6号线大毕庄车辆段,完成近14亿产值的任务,而且工程进展始终处于“三边”状态,许多工作尚不完善。米万富将工作“瓶颈”作为“突破口”,一方面,在带领员工广泛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同时,充分与各方沟通协调,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创新研究“套管定位预埋法”等方法提高工效;另一方面,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为工程建设领跑全线奠定了基础,按期完成工程,创造了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攻坚速度”。
“精钻心态”打磨“精品工程”
不管工程市场如何跌宕起伏,也不论是做大型工程还是小型项目,他总是带着“精钻工程”的心态,专注于每一个环节,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像打磨珍贵的钻石一样做好每一个工程,经他负责的工程,屡屡创下公司纪录,在众多工程项目中闪闪发光。
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现在整体上,更体现在细节处。米万富担任静海地道桥工程项目经理时,一方面主动进行对外沟通协调,抓好整体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带好队伍,指导员工创新研发比已有的工具更精密的顶进测量辅助工具、研究比既有的规范更精确的注浆配比、制定比现有的铁路时刻运营表更精准的“天窗期”时刻表,最终带领这个在顶桥施工界“初出茅庐”的项目部,以“轴线偏差5毫米,水平偏差15毫米”的高顶进精度在北京铁路局成功亮剑。
在天津地铁6号线项目总占地面积37.5万平方米的建设天地里,米万富将“精钻心态”发挥到了极致。他常和技术人员说:“管理没有捷径可走,每走一次捷径,都将花费双倍的精力弥补回来”,因此即使是对模板支撑的角度不够完美、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够精准这样的“小问题”,他都会对操作人员“随堂补课”,正是因为他的“多一事”,才确保了工程问题“少一事”。
该工程88946根水泥搅拌桩钻芯取样、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合格率为100%;12000余根钻孔桩和120万延米的水泥搅拌桩进行测量放线,结果无一超限;车辆段23000多根立柱,坡度、高度、弯度数据“零误差”。
“亦师亦友”融合“亦帅亦兵”
2012年至2014年,担任天津铁建公司道桥项目部书记时,米万富快速转换角色,用“亦师亦友”的风格,像雕琢钻石一样培养人才;用“亦帅亦兵”的态度,将“精钻工程”的理念传给大家,并通过接地气的“一线风俗”,使支部生活更有人气。
风俗一:师徒对拜仪式。项目部年轻员工居多,老员工即将退休,米万富鼓励通过导师带徒、互动授课、技术比武等方式避免人才断层。并沿用传统的“师徒对拜仪式”,不仅徒弟要拜师,师傅也要拜徒,以强调徒弟对师傅的尊重,师傅对徒弟的重视。项目部也凭借学习手段多、锻炼方法多、培训内容多、履职途径多的“四多”特点,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被誉为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
风俗二:员工的生日特权。他掌握每名员工的生日,员工生日当天享有在食堂“点菜请客”的“特权”,由项目食堂出人出钱做菜,并张贴项目部手工制作的生日海报,使远离家乡的员工,也能在项目过上生日。
风俗三:和员工拉“家常”。他指导项目部建立了“道桥之声”、“知心桥”等电子沟通平台;坚持每季度内与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员工进行一次单独谈话,内容从日常生活入手,涉及工作压力、感情困惑等方面,争取最大程度了解和帮助员工;每年至少两次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员工心理动态,久而久之,员工们真正把项目部当成了大家庭,形成了和领导“拉家常”的习惯。
100%的合格率、数万根立柱“零误差”、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天津市“模范职工小家”、中铁六局“先进党支部”……这一个个铿锵有力的数字和荣誉,就是对米万富“工程梦”的高度评价! 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