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倩 中铁港航局城轨公司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好读书,并非教人无时倾阅,流连其间。若是在闲惬之余,休憩时分,有书佐伴在侧,视书为偶,随手翻阅几篇,捻一小撮咀嚼回味便是怡然自得。墨香恣溢,解困驱乏,顿感身心懈缓,得来如此心境,好不惬意。
追溯对书籍的热衷之心,还得从阳台上那把琢满时光痕迹的逍遥椅叙起。那时年幼,爷爷是爱书之人,记忆中他似乎没别的爱好,忆想起来最多的场景就是手捧一本厚厚的书,悠哉地坐在逍遥椅上,偶尔呷一两口茶盅里泡的泛褐的浓茶,一坐就是大半天。只要一看到爷爷忽然停顿翻页动作开始折书角了,这该是我最雀跃的时候了,接过爷爷手里还保有余温的书,飞快地寻觅其中藏匿的神秘彩印,开心之至,更是乐此不疲。稚子之心对书的热忱无疑就是五彩云芬的绘画。爷爷最爱给我讲红军的故事,那些传奇的英雄,红彤的脸蛋儿,鲜艳的彩画,镶嵌进了我稚嫩懵懂的童年。
后来,上了小学,三尺讲台上咯吱作响的神笔教会了我识字。背着“点、横、竖、撇、捺,一个不能落”的口诀,田字格上能画出笨拙饱满的铅笔字了。橡皮擦留下的铅灰,晕染了乳白色的底页,不光整的小本上不知汇集了多少眼泪。一滴泪印,便是一次印象的渐深。“成如容易却艰辛”,终是得了饱览群书的入场券了。注着拼音的童话书自然爱不释手,追随安徒生观摩雄伟的城堡,倾羡穿着长裙的公主,怜惜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好读之心在识字之初含泪绽放。时光的轴承再往后拨挪,听、说、读、写变得游刃有余了,开始迷冰心、叹巴金、捣鼓小橘灯、仰头望繁星……饱览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芳艳,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娇羞,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色,烟雨楼台醉清风的朦胧……
嗟叹古来文人之智,诗歌绝句迎合,传唱千百年,留得后人乘凉卷书帘。论美景,话江山,始来古今皆相衔。儒家大同乃国粹,延遍今夕岁昌荣。读书乃静心怡神之美哉,直叫人心胸广阔,在失落之时,一段上好的佳句乃宽心之首选,在喜不自胜时,书中自戒言不以物喜,教人秉持泰然顺进之心,以谦卑之见,勤勉致之。
拾起韶华流径沉淀的结晶,提炼升华穿身而过,扬长入心,美名曰之为内涵。当繁忙冗杂盘踞我们生活的时候,没有时间成了远离书本的借口,其实可以适当放下手中清透绚丽的彩屏,慢咀一段文字,自有哲理饱载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