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贵生 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
小弟回乡休假返城时,给我捎带了一盒红腌菜。睹物生情,百感交集。
红腌菜是故乡河套平原巴彦淖尔市农区的特产。那里盛产适宜腌制的芥菜、蔓菁等。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7月中旬麦收后,乡亲们就及时犁地种植大片的白菜、胡萝卜、芥菜、蔓菁等。待到9月初开学时,孩子们在上学和放学路上都能找到零食,有的挽蔓菁,有的拔萝卜,还有的掏菜心。蔓菁剥皮,带泥的萝卜用手搓几下,菜心有尘土在小河边清洗后食用。好在当时没有使用化肥、农药,多数农家也不在乎这点损耗。
腌制红腌菜在深秋进行,先筛选好的蔓菁、芥菜,去掉樱儿、剔除根须,用凉水清洗,放入菜缸或其他容器,最好使用粒盐,层层撒匀,比例依个人口味而定,至少占菜量的4%。开春后,将腌好的菜头取出、切条、晒干后贮存。食用时,提前两天用开水浸泡即可。
其实,当时腌制红腌菜是一种储藏手段。那时,河套地区地广人稀,芥菜和蔓菁等农产品生产过剩,再加上运输困难和市场限制,很难使其变为商品。老乡们不忍心把它白白地扔掉,特别是芥菜除了腌菜再无别用,只能采取腌制方法储藏。到了春季缺菜时,家家户户的主菜均是“清一色”烩酸菜,咸菜则是红腌菜。其携带较为方便,过去农村外出人员和外地上学学生带上四五斤,足够半年食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红腌菜成了倍受欢迎的礼品,乡亲们走亲访友相互来往,也有许多城里人经常到乡下亲朋好友家求助。
改革开放后,红腌菜变成商品。我在呼和浩特、包头、临河等地的特产店多次见过,且价格不菲,每两三四元;有些食品店将红腌菜进行深加工,拌和了辣椒、白糖、香油等腌制,每两卖五六元;还有的地方饭店,把其作为一道特色小吃招徕顾客,看来其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