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8日
院墙上的“精细化”
文章字数:815
  “来,小唐,帮拉下卷尺,量量项目部栅栏式围墙立柱的间距,看是不是符合图纸上标注的5米。”6月15日,在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岸工地,中铁大桥局一公司企业文化部的徐学忠对技术员唐青孝说道。
  俩人来到新砌起的围墙旁,拉起卷尺,老徐凑近看了看读数:“中至中5.005米,误差5毫米。”他们又量了第二格、第三格,都是5米,几乎毫无误差!
  “院墙都能砌这么标准,做得真好!”老徐赞叹道。“因为要安装金属围栏,误差大了可能会影响安装和美观。所以从进场开始,领导就要求前期铺摊子工作都要严格遵守精细化管理要求,要精心策划和设计,施工时一次到位,杜绝返工。”唐青孝说道。
  老徐从事工地环境塑形工作多年,到过的工地有几十个了。过去,工地塑形不外乎是将塑形图纸画好后分别交给作业队和广告公司,他们各自按图纸做好后组装。但往往作业队做出来的实物都误差大、严重走样。老徐为此常常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儿,带着卷尺到现场“监工”,并千叮万嘱:“墙体和预埋件都要准确,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否则塑形件组装不上就误大事了!”
  然而,虽然作业队口头答应得都挺好,可当广告公司把加工好的宣传栏、灯箱等送来组装时,就都傻眼了:愣是装不上去。一量,误差超过标准范围了。没办法,只好再次返工,耽误了时间,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过去的教训说明,在实行精细化管理之前,不少员工在干“一般工作”时,缺少认真、精准的习惯,往往觉得建桥单位干好主业就行,其他工作可以马虎一点儿。殊不知,习惯成自然,“一般工作”完成得不好,“重要工作”也未必能干好,于是走回头路、干返工活不是个别现象。
  这一次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项目部一分部的塑形工作,严格贯彻精细化管理精神,对项目部驻地进行了详细的前期策划,对房子如何布局、排水沟路线如何布置、灯座配置等各项细节方案召开了专题论证会三次,就是要保证在施工时不重复,一次到位,一次成型,杜绝返工、浪费。对作业队的管理也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执行,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座“标准墙院”。 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