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滕王阁视线里尽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之地——南昌红谷滩,如今已从阡陌桑田变为新兴繁荣市区,与中心老城区形成了“一江两岸”双核城市格局。为解决新区、老区交通拥堵问题,穿越赣江的红谷隧道应运而生。
中铁隧道二处承建的红谷隧道主线长2650米,其中江中段为沉管隧道,共12节,长1329米,是目前我国内河首座、异地干坞、规模最大的双向六车道沉管隧道;匝道总长约3968米,其中东岸7条匝道约3000米,为双X五Y型水下、地下多处互通立交,规模为国内罕见。工程造价约30亿元,工期42个月。
英雄城里说英雄,提前满足沉管安装条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耽误一节管,推迟一年工”。因场地受限,预制后的沉管要从8.5公里以外的干坞浮运到隧址。赣江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落差达10米,南昌段枯水期水位不足10米,而沉管浮运水位必须大于12.5米。12节沉管需分两批次在2015年和2016年的4至9月赣江丰水期内完成。今年4月下旬,首节沉管沉放今年4月下旬,首节沉管沉放条件已具备。为首节沉管沉放,项目部设置了控制性节点工期,其中,今年1月份,西岸沉管接头提前了60天完工;沉管预制提前30天完成,并于4月6日注水检测。
优化施工工艺对加快施工进度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每节沉管将分6次预制。项目部设计了模板台车,使模板整体移动,从而单次预制时间由40多天缩短为20天。
除了从优化工艺方面加快进度外,记者采访的几名人员均对项目部快速协调迁改、见缝插针施工、员工精神高昂感触良多。
在沉管接岸部分围堰范围内,有不少小码头,征迁难度极大。项目部一家一家做工作,哪家先迁走,有了工作面,项目部就从哪个点开始施工。特别在老城区,很多老的管线连产权单位都找不到基础资料了,给迁改带来很大困难。项目部不等不靠,主动与产权单位联系,并找北京的一家物探公司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查,然后破挖,既保证了管线安全,又节省了时间。
这是中铁隧道二处施工的第一个沉管隧道。针对沉管预制要求高、匝道立体交叉复杂、工期紧等特点,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三个分项目部。这群“隧道尖兵”来到“英雄”城,用行动树起了“英雄”的旗帜。2014年初,南昌市遭遇据说是60年一遇的严寒天气。大年初六,西岸分部生产副经理蒋平带着工人进驻刚被大雪覆盖的工地筹备施工。他们每天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搭设围挡、挖土清淤、填渣铺路。3月初,他们完成了工地“三通一平”,确保旋挖机开进西岸工地。3月10日,他们打下红谷隧道维护结构的首根桩基,打响了红谷隧道西岸开工的第一枪。初春的赣江边,湿冷透入骨髓,员工24小时轮班作业,管理人员时刻值守现场。一个半月,抢在5月份桃花汛来临之前,他们完成了167根桩基施工,为下步围堰施工奠定了基础。
创新驱动破难题,细数红谷隧道之最
在印象里,似乎建桥或使用盾构过江,比使用沉管来得简便。为此,记者从项目总工程师李志军那儿得到答案:“当初有四种方案放在一起论证、选择。目前过江位置,红谷隧道位于跨江大桥南昌大桥、八一大桥之间,分别距离约1300米、2300米,修桥则过于密集,另外两岸建筑群多,匝道布置使征迁量特别大;盾构机掘进上行坡度小,隧道出口会延伸很远,与现有路网衔接不好,车辆快速过江功能差。明挖隧道对赣江环保、通航等影响较大。沉管走江底,匝道立交都可以在地下,出口直接连上现在交通网线。因为沉管出口为地下立交,所以这个工程采用的深大异型基坑、大围堰等,在国内也是罕见的。”谈到这里的时候,李志军表现出一名技术工作者的严谨,他说有些数据正在做专业检索,之后才能确定排名。
充沙长管袋,用最环保和简洁的方式堆砌了内河最大围堰。东岸围堰周长约1200多米,深约20米,面积约6.5万平方米。围堰利用了现有的400多米的赣江大堤,另外还要填筑约70万立方米。围堰侵入江中近316米,防洪防汛等风险巨大。项目部大胆采用充砂长管袋施工方案。砂子与水一起注入长管袋,水顺着袋子缝隙流出,砂子则留在袋内。砂子取之于江,还之于江,较常规的堰体填土、填片石等方式,既环保,又省却了后期复原清理的麻烦。构成围堰的最小单元是720个充沙管袋,而每个袋子都是长宽高分别为120米、40米、0.5米的大家伙。国内没有生产这个大家伙的厂家。为生产符合条件的管袋用材料、缝纫材料和找到可以检测的单位,项目部人员先后找了10多家单位,足迹遍及广州、福州、江苏等地。材料有了,缝制方式又成了难题,项目部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提高拼缝强度的方法,终于使拼缝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深大异型基坑,打造庞大的“水下立交”,填补国内过江隧道逃生通道空白。红谷隧道东岸原设计采用双外形匝道形成路网衔接,围护工程量大、造价高、拆迁范围大、工期长,最主要的是一旦出现意外,线与线之间不能跨线疏散。项目部进行优化设计,把主线做成框架结构的基坑,基坑深27米,最宽处43.8米,为国内罕见。从基坑同时输出4条支线,形成水下疏散中心,实现进线出线跨线无障碍疏散,解决了同类工程单线疏散的弊病。同时,项目部突出生命第一的人性化设计,疏散中心还设置了可以直接由江底到达岸边专供司乘人员的应急救援通道。过江隧道设置逃生通道填补了国内同类工程的空白。
12节沉管,即将续接卧波“长龙”。红谷隧道采用的沉管每节长115米、宽30米、高8.3米,重2.9万吨。12节沉管将分四个批次预制。今年2月10日,第一批3个沉管预制完毕,南昌市质监站工作人员检测后,为如此大体积混凝土无裂纹而赞叹。江中分部技术主管陈旺流利地向记者例举了调整配合比、温控器采集数据等八九项质量控制措施。为攻克沉管预制难题,项目部与中铁隧道签订《复杂条件下双向六车道沉管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课题合同,成立科研技术攻关小组。在历时4个月的施工中,项目部先后攻克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防水性能、容重等关键技术。
项目部在2014年10月份实现月产值超亿元,全年完成产值超8亿元。截至今年4月,项目部累计完成产值近12亿元。
推行精细化管理,建设平安优质工程
红谷隧道施工,重大安全风险源点多。如离深大异型基坑仅8米的地方便是三四十层的高楼;干坞巨大,需要严防边坡溜方;爆破点与地铁1号线仅300米等。
在推进精细化管理方面,项目部注重“选”好施工队伍。他们从源头抓起,选择专业强、品质优、管理好的劳务分包队伍,并注重对劳务队伍进行信誉评价管理。项目部采取机械化配套施工,以施工方案与资源配置实现最佳结合为目标,针对工期节点,上足设备资源。他们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控制管理,质检工程师24小时值班。项目部重点加强成本管理,将责任成本管理落实到施工生产的各个职能部门。红谷隧道属组价合同,分包队伍多。项目部从结算数量审核、分包单价控制、材料节超、机械设备单机核算等各个细节方面着手控制成本,努力做到了成本最省。
项目部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活动。为解决沉管隧道施工中的种种难题,项目部成立了南昌地区专家库。项目部对施工方案反复论证、优化,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沉管安放的基槽爆破开挖中,爆破参数设计精准,媒体形容2014年12月2日的“第一爆”,仅是“江面泛起一层水花”,距离300米,脚下只有微微震感,对水环境、周边建筑物以及地铁施工未造成影响。
在加强安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项目部多次开展防火、防汛等安全演练,使员工熟悉安全器材使用和摆放位置,为保障工地安全起到重要作用。2014年10月,西岸工地围挡外的一家商场装修,工人焚烧装修垃圾,引燃周边树木。着火点与西岸分部物资库不远。项目部员工看到后,迅速拿出灭火器、接上水带,翻过围挡,10分钟不到,扑灭逐渐蔓延的大火。今年大年初十,还是西岸工地围挡外,一家超市举行防火演练。但他们点的火烧着了围挡上的喷绘布,眼看超市防火演练人员控制不住火势,项目部员工又一次迅速地冲上去将火灭掉。
目前,首批沉管已顺利通过试浮检漏试验;项目部完成了干坞坞口破除工作。5月下旬,沉管将首次浮运。沉管将通过三座大桥,其中南昌大桥桥跨净宽仅68米,为重大风险源。项目经理彭再勇表示,将精心作业,并为桥墩做好防护,保证首节沉管安装成功。
本报记者:兰溪 夏天 通讯员:宋华 张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