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走来的天津,曾是一片退海之地。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黄河,历史上曾三次经天津入海,以惊人的造陆能力冲积成天津平原。而今,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也如黄河之势路转峰回几经披荆斩棘造福这一方热土。
由他们承建的天津市浯水道铁路职工住宅小区工程,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8.3万平方米,该工程是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近年承建占地面积最大的一项住宅建设工程。在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的条件下,面对天津特殊的地质环境,对建设者来说,仅仅依靠勤劳的双手已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严格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技术创新克难关
开工伊始,开挖深5米的基坑,11台塔吊配合作业,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做基础。由于天津市地下水水位高,桩孔坍塌频繁出现,在2162棵工程桩面前项目部员工有些手足无措,基坑坍塌成为制约施工的最大难题。
业主急,急的是工程进度;项目急,急的是破解方案。北京铁建公司第十六项目部曾经从事多年房建工程的项目经理高立状接下了这块烫手的山芋。他深知要攻克这道难题必须从根本入手。面对困难,他不气馁不退缩,迅速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带领大家仔细研究资料,虚心请教天津市的房建专家,认真对比各项有效的施工方法。经过反复论证与实验,最后采用了土方施工前在基坑周边先设立3460组止水帷幕桩,止水帷幕桩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并采取104口降水井降水。
为保证基坑降水及止水桩的效果,降水井采用无砂管施工,保证降水井的渗水性。止水帷幕桩采用两台钻机同时施工,保证止水帷幕桩在施工过程中咬合20厘米,连续不间断。在基坑周边的边坡进行混凝土喷锚,内配钢筋网片,防止发生滑坡。
保证基础部位混凝土的自密性和抗渗性是关键,在地下车库底板、顶板和外墙部位的混凝土拌和时适量掺入微膨胀剂替代等量水泥,并加强养护,以防止混凝土开裂。地下车库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他们合理规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在楼座位置设置50米间距的膨胀加强带,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混凝土施工前,给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参数技术交底,对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45以内,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掺入抗硫酸盐、钢筋阻锈剂等,进行混凝土浇筑前的混凝土性能试验,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正式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施工中,他们对施工缝进行剔凿,露出石子后并进行清洗。施工现场安排试验员对每车混凝土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及流动性满足要求。混凝土施工进行原浆覆膜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安排专人盯控进行混凝土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局部进行蓄水养护,使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降低,防止因混凝土温度过高或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把好每一道施工工序,严格报验及验收程序。这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地下水丰富地区影响基坑开挖和基础部位混凝土施工的难题。
缜密部署保安全
在工期紧、任务量大的条件下,群塔作业成为又一大难题,11台塔吊同时作业,两台甚至三台塔吊均能覆盖同一区域,极易发生碰撞,并且北侧1-5号塔吊邻近高压线。针对上述问题,项目部主管安全的副经理王金勇彻夜难眠,制定了详细的群塔作业方案。根据楼座的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塔吊公司提升塔吊,将相邻塔吊大臂高度错开,并且对信号工、塔吊司机进行技术交底;每月一次定期培训,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并且项目部每周一组织安全质量检查,每月一次定期派专人测量塔吊垂直度;根据每栋楼的位置及施工进度,项目部明确塔吊旋转区域以及旋转方向,当超出该区域作业时需向项目部提交申请;在多台塔吊同时作业的区域派专职安全员看护。周密的安排部署有效杜绝了各种安全隐患。
严抓落实强管理
项目部强化各项管理。他们强化班子建设,提升区域管理能力。结合项目施工生产情况,项目部班子成员强化责任分工,实行区域划分管理,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强化架子队建设。为充分调动劳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现场的管理效率和水平,结合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架子队与各班组签订责任书,严格执行项目部下达的施工计划,组织好施工,加强对班组人员的管理,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紧密衔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强化物资管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积极组织现场盯守,建立物资台账管理制度,保障物资供应,随时掌握各项物资消耗情况,加大机械台班使用情况检查力度,减少各项物资不必要的损耗;强化生产组织,提升队伍施工能力。坚持“技术为先导,方案为主导,施组为主线,安质为前提,资源为保障,效益为根本”的生产组织原则,加强方案、施组和施工现场管理,进一步夯实安全质量基础工作;加强经营管理,提升二次盈利能力。加强成本收入管理、核算与控制工作,切实把“二次经营”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严格贯彻资金集中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保障生产经营所需,确保项目部持续健康发展。赵士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