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4日
项目管理不妨“海底捞”
文章字数:829

□覃仁财
4月13日,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余世维用iphone手机更新了一条微博:“麦当劳、肯德基,用的是中国料,雇的是中国人,能把一个快餐做得让人们信赖,员工看着像个员工;大街小巷的火锅店,只有海底捞的服务员,也都是中国人,看着像个服务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学访问教授黄铁鹰写了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书里讲述了一些关于海底捞企业的管理和员工故事,海底捞的成功案例入选《哈佛商业评论》。
近年来,这些企业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在人的管理方面,他们颠覆传统的监控和制约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信任和放权,堪称管理的一场革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们拥有庞大的员工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分散在各地工程项目中,与工程安全、质量有直接关系,需要同业主、监理等方面打交道,牵一发动全身,即使是一名普通员工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从重视人和尊重人这个层面而言,项目管理不妨学习借鉴“海底捞”。
项目安全质量管理需要“海底捞”式的员工。海底捞的企业分工明确,却又互相合作,相辅相成。海底捞企业的员工把火锅店当作自己的家,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突发事件,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工程项目工序复杂,对安全质量要求高,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标准化管理,更需要有责任心的员工严格按标准执行,否则再完善的制度,再严格的标准都会因为执行不力而出现偏差。在施工一线,个别员工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致,造成诸如混凝土施工超方,工序混乱窝工等问题发生,酿成效益流失,因此,工程项目迫切需要这样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员工。
海底捞为员工租最好的公寓;聘请人员做饭打扫卫生;向员工父母“发工资”;培养员工自立自强等做法赢得了员工信任。底捞”式的管理,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尊重员工的正当需求,充分发挥员工创造力,企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员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企业规模发展遭遇人力资源瓶颈的今天,我以为这些管理理念都应该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