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京津冀地区有点冷。在连续几场降温天气后,最低气温低至零下10摄氏度。然而,天津至保定铁路工地的建设者们却感到了浓浓的暖意。
在津保工地采访,说起身边的变化,员工如数家珍:食堂饭菜好啦,房间暖气足啦,出门购货方便啦,体检不用出门啦,过年回家有钱啦……似乎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件件暖人心。近期来,中铁大桥局津保项目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员工的问题落实到实处,千方百计地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让员工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温暖。
让农民工过个好年
“干了一年活,最大的期盼就是拿到钱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个好年。”谈起新年愿望,来自江苏的农民工王乃山一脸喜悦。以前,王乃山每到年底,总为工资发愁。可今年,这种担心似乎成了一种“不必要”。
1月12日下午,津保二七二路基施工现场,成排的杨树在冬日下满目萧瑟。十来个裹着棉大衣的农民工兄弟,美滋滋地走进了工区宿舍内。见我们手上拿着照相机、摄像机,协作队伍负责人李荣柱调侃说:“你们这关口把得够严的。”
办公室人员王轩接过话茬:“多一道保障也是多一份安心嘛。”
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津保项目部的头等大事。去年,津保项目部发生了几次农民工堵门讨薪事件。为此,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农民工资发放监督工作。
王轩介绍说,在农民工工资问题上,项目部做实做细协作单位农民工工资的发放监督工作,除了坚持按农民工入场登记名单、协作队伍签订劳务合同名单、入场安全培训名单、技术交底名单、考勤名单和工资发放名单“六统一”标准外,还要求在工资发放时全过程摄像。
项目部负责人钱兵说:“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过年若拿不到钱,换了谁也不舒服。我们主动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也是为了让农民工能安安心心地回家过一个好年,尽一份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让员工住的更暖和
往年,这里一到冬天,让员工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取暖了。
1月14日,北风挟寒,气温降至零下好几度,却没有冻住董德京和妻子的热情。这不,中饭过后,夫妻二人就忙着打扫宿舍房间,其乐融融。
进入董德京的房间,一个长2米、宽0.6米的白色暖气管道片固定在墙壁一侧。“项目部今年这‘供暖工程’特给力,解决了我们冬天的烦心事。”董德京的爱人用手指着暖气片说。
“这是暖气管道。我们24小时烧锅炉,保证室内温暖。”项目办公室主任夏穗平说。笔者还未靠近,便感到了一股热量。
笔者了解到,项目部的这一变化,得益于项目部实施“三暖工程”。
夏穗平介绍,今年入冬前,项目部主动应对员工“寒冷”问题,让员工吃的暖、穿的暖、住的暖。专门对闲置两年的锅炉、管道等集中供暖设备进行了检修,更换了员工宿舍暖气片,疏通了水管,还特意安排人员维修宿舍空调等。
“一回到宿舍,温暖多了。”当天值完夜班的保安张兵激动地说,“宿舍暖和了,我们这心里啊,更暖和了。”
尝到“三暖工程”甜头后,项目部主动出击,把员工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落到实处,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员工脸上的笑容多了,笑声也多了。
让员工吃的更香
1月15日中午,刚过午餐时间不一会儿,食堂点餐的队伍迅速变长了起来。
“现在员工可选的菜系增多了,价格也适宜。”50多岁的吴秋华,是持有大桥局正牌技能证书的厨师,去年10月初从其他项目部“挖”过来的。看到员工吃得光光的,一脸幸福。
项目书记张敏介绍,以前,员工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就是食堂饭菜不好,饭菜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去年10月初,项目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实行了“点餐制”。
“垃圾‘瘦’了。”打扫卫生的食堂阿姨发现,实行点餐制度后,这菜饭浪费现象减了不少。
谈起变化,又何止食堂饭菜一项。津保项目部地处偏僻,外出购物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将每周日下午定为员工集中购物时间。
“只要为员工提供方便,贴点钱也值。”钱兵说,“我们还为员工统一购买了防寒冲锋衣,为员工举办生日饭,为员工提供免费体检,为困难员工送温暖等等。目的就是让员工过上一个‘暖冬’。”
“为员工办实事,事不在大小,关键在桩桩得人心、件件暖人心。”张敏深有感慨地说。 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