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22日
年根儿旧事
文章字数:1,270
  □郭贵生  中铁六局呼和铁建

  不知不觉地到了农历年根儿,进入耳顺之年的我经常回顾起昔日临近过年的往事。
  少时家乡的年前紧张而繁忙。我的故乡在巴彦淖尔市乌拉山镇一个近百户人家的村庄,那里在年前的一个月开始粉刷住房,清洗被褥,做衣服和鞋;紧接着就是生豆芽,熬糖稀,压粉条,做豆腐等;生活条件极好的少数农家还煮肉、烧肉备筵席。限于当时的条件,许多家庭做衣服多为翻新,把大人或大孩子替换下来的改小、反面再穿;有的把旧棉袄、棉裤拆开换上多次复弹的棉絮、毛絮和新布面。做鞋比较复杂,将作补丁也不能利用的零碎旧布洗净、晒干、烙平,再用邻地产的粘性蒿籽打成糊沾在一块,家乡人叫“衬子”,以备做鞋之用,纳鞋底是件费时辛苦的事,我家人多,母亲不仅年跟儿忙,就连农忙间隙和每晚休息前的多数时间也在煤油灯下做针线。那时,谁家的孩子能够有一件双面新衣服或新式样的鞋,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孩提时期盼望过年的心情十分迫切。年根儿几乎每个孩子都在掐指计算,愿望除了能穿上几件翻新衣服,再就是可以吃点平时难以进口的美食。所谓的美食,其实就是当天自家做的年货食品。倘若有机会将过去这些美食摆在现在孩子面前,显然不会具有当时孩子们那种企盼效果。
  村里人把年前半个月称为难关,期间有三项要紧事:
  其一,家家户户必备年糕。据说,年糕有好的象征,即高高兴兴,步步升高等。年糕的米是当地产得黍子,也称黄米,一家至少也要准备五、六升米。年糕做得过早易陈,做迟了又误事,况且那时村里仅有三个碓臼,全村四、五百人的年糕面均集中在这个时段人工捣制,哪家黄米泡好后,许多年轻人就主动地聚集起来帮助,大家有说有笑,那个热闹的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其二,理发,当地人亦称剃头。乡亲们有个说法,有钱没钱不能留发过年。几乎所有的人都遵循此法则,再忙也要在除夕夜前理发,说实在的真难为了当时村内那四五个义务理发员。
  其三,书写对联。故乡过年贴对联的习俗延续旧矣,就是外出家庭也要委托亲朋好友办理,即便是年内家庭有丧事,也要以第一年黄色,第二年蓝色的对联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村里能够书写毛笔字的只有读过几年私塾的四位老先生,到了写对联时,很多成人和大孩子拿着红纸挤在他家,有的裁纸,有的研墨,还有的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取乐,孩子们总是见缝插针地混在其中凑热闹,着实让大人既讨嫌又无奈。
  如今过年氛围今非昔比,简言之,丰衣足食,应有尽有。许多家庭不再亲自置办年货,不惜超过万元予以购买;很多孩子都穿上高档衣服和名牌鞋,甚至就连买玩具和花炮钱也要花上数千元;大家走村串户,访亲拜友,不少年轻人以农闲为由,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除了酒肉弄盏,就是摸牌推对。许多经历过艰辛生活老年人发出喜中带忧地感叹:喜得是生活无忧无虑,节节上升;忧的是一些好的传统正在逐步退化。在他们看来,条件再好也不能丢掉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养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习惯;尤其怀念那种与人为善,互帮互助的风气。
  抚今追昔,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时代向前,条件变优,确实我们应该缜密审视,过去哪些东西应该扬弃,认真考虑今后的春节和其他节日应该怎么过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