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22日
构建“家园·校园”文化 助力企工同发展
——中铁通号院“家园·校园”文化发展纪实
文章字数:1,862
  近年来,中铁通号院党委以“提升三种能力,实现三大转变”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为指引,贯彻“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家和万事兴、校兴我成长”的中心思想,着力构建“家园·校园”文化,大力营造家园、校园环境,增强了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

  主攻精神文化“家园·校园”驱动力增强建设

  中铁通号院党委将构建独具特色的“家园·校园”文化精神内涵作为根本任务,确定了“理性、包容、合作、慎独”的家训和“求实、创新、严谨、竞争”的校训,彰显企业精神内核和生存发展之道。通过文化长廊、文化墙、标识及网站、广播、信息简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和交流,普及员工认识;通过《党员教育管理手册》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等载体大力弘扬,强化员工认识;通过编撰院志,开展纪念建院30年系列活动,深化员工认识;通过“讲清小道理活动”深层剖析,根植员工身心,使“家园·校园”文化精神逐步转化成为员工团结、创新、发展的共同追求。

  推进行为文化增强建设“家园·校园”的行动力

  该院大力推进行为标准管理,狠抓行为细节,培育独具企业风格、特质和活力的良好习惯。从企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本所在、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出发,确定了“安全、专业、快捷、灵活”的企业团队行为准则,同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要求领导班子“做好五个表率,做到五个切忌”,中层干部加强“七种能力”修炼,机关干部做到“六提高、五不让”、一线员工做到“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做到零投诉、零缺陷”,主动维护和提升企业形象。

  规范制度文化增强建设“家园·校园”的内动力

  实施“保障工程”,让员工感受“家”可靠。为员工配发统一标识的工装,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员工提供工作餐、加班餐、安全饮用水并适当提供茶叶等饮品,每逢重要传统节日慰问员工,给员工提供必要生活保障;做好员工住房物业费、取暖费的报销和单身员工租房补贴发放、驻外人员回京住宿安排等,提供必要的住宿条件;为员工发放交通补贴、私车公用补偿,提供出行便利;开展全院性特色文化活动,支持基层党工团组织自主开展活动,发放度假补贴等,丰富文化生活。
  实施“暖心工程”,让员工感受“家”温暖。围绕“生、成、困、老、亡”规范制度建设,制定《“暖心工程”实施办法》,以“真情”聚人,为员工安心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为员工举办集体生日、集体婚礼等,通过发送祝福短信、赠送贺卡、发放红包等形式进行关心;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全面落实“三帮”、“三不让”承诺。2013年发放暖心工程款119142元,288人次受益,使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情,深受员工欢迎。
  实施“修为工程”,让员工感受“校”的培育。修订人才发展规划,指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修改、制定相关激励制度,从时间、经费、津补贴、奖励等方面为员工学习考证、成长成才提供保障;明确员工学习成才的义务。同时使自觉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培养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和明礼诚信的优秀品格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提升物质文化增强实现“家园·校园”的外动力

  建设标准化的办公环境。投入近百万元,布置、改造和合理调配办公区域;规范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在公共空间设置导视牌、张贴体现企业精神、理念的标语、口号,从细微处美化环境。
  营造校园化的学习环境。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开辟了网络学习论坛;每年投入5万元左右,丰富员工书屋 藏书,坚持开展“每季一书”活动;定期举办全院性的管理、技术培训。认真开展“每季一课”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职业健康、内控建设、三标认证、QC公关、BIM技术等专题讲座。
  创造人性化的娱乐环境。因地制宜开辟和定期开放活动场地,配备多种文体用品,深入开展“员工之家”建家活动;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全院性的文体活动,从多个角度打造了“青年文化接力活动”、“科技论文大赛”等活动品牌并不断创新、持续开展。
  打造和谐化的人文环境。坚持开展“每季一策”活动,定期征集合理化建议;认真开展“每季一谈”活动,认真倾听员工呼声,让员工群众“有话好说、有事好找、有难好帮、有苦好诉”。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解决了员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两年来,企业营业额、新签合同额连续两年突破2亿元,员工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企业年度业绩考核连年获“优”,“勘测设计、产
  经验交流品研制、监理咨询、系统集成”四大发展支柱初步形成,技术发展能力、文化引领能力、综合创效能力、调结构转方式、管理提升以及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等方面明显提高。让员工真正看到了企业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真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焦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