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3项成果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授予24项成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161项成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中铁共有4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其中“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获一等奖,“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和“高速铁路供电综合监控技术与装备”等3项成果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均在中央建筑企业中名列前茅。中国中铁结合武汉天兴洲大桥修建完成的“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是近3年来唯一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桥梁工程类项目。作为一等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高宗余代表项目组上台领奖。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高速铁路桥梁,承载两线高速铁路、两线一级铁路和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总活载达到351千牛/米,桥宽达30米。长江天兴洲江段航运繁忙,要满足船舶通行的要求,主跨必须超过500米。这使得天兴洲大桥成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承载最重的公铁两用斜拉桥,特别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对轨道形位要求极其严格,大桥必须提供强劲的整体刚度和断面刚度,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是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主的研发团队,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项目为依托,历经十余年研究和实践,在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及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该成果首次应用于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实现了将高速铁路、国家干线铁路、城市道路三种交通功能集中在一座大桥,不仅节约了桥位资源、节省了工程投资,同时减小了建桥对环境的影响,对于我国近年大规模基础建设中,尤其是在极为紧张的过江通道建设中面临的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课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目前,“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安庆铁路长江大桥、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等多项工程中。
(刘建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