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一份由中铁上海局总经理签发的“1号”调度命令,迅速传到了由市政公司施工的宜昌市共联路、东站路项目部。公司领导在暗访检查时发现该工地排水涵及检查井施工采用垂直开挖,深度超过10米,由于土质松散,极易造成坍塌,且开挖两侧均有大量工程车辆行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当即责令市政公司分管领导进驻工地现场办公,整改完成后,由公司安全质量部、技术中心、工程管理部组织复查,验证合格后方可复工。
与此同时,号调度令也在全局其他在建项目工地产生涟漪效应,各单位纷纷抽查暗访,举一反三、堵漏补缺……
检查督办促制度落地生根
2010年中铁上海局成立后,较大规模的整章建制为实现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执行依据,但如何让这些制度、办法真正落地生根,成为摆在各级领导面前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困守樊篱,注定无所作为;把握先机,方能争取成功。2011年春,一场覆盖全体员工的强化“执行力”建设风暴,迅速在中铁上海局各单位及基层项目部展开并渐入高潮……
三年来,中铁上海局针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局性综合大检查11次,查出并通报项目共性问题21条,个性问题438个;先后组织安全质量稽查、劳务队伍管理等各类专项检查82次,下发检查通报82期,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585个。通过综合检查、专项督查、领导暗查等形式,上海局多管齐下,狠抓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大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督办力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查网络,有效促进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提升。
“检查——整改——复查——整顿——提高”贯穿制度落实的各个环节。每次检查过后,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会组织召开检查分析总结会,对照制度要求,找差距、补短板、促进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2013年3月,中铁上海局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管理提升问题整改落实汇报会”。会上,公司领导和机关17名部门负责人对照综合检查找出的66个管理问题,予以“诊断开方”,落实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间被逐一量化。公司领导指出:“有病就得早治,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把脉问诊,才能找出管理的短板和漏洞,从源头上把控风险,强化执行。”会后,各位部长热议着公司领导布置的“作业”,着实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压力。
动真碰硬既对事情又对人
随着管理提升活动的深入,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浮出水面。面对复杂严峻的生产管理局面,如何确保政策、制度执行有力、落实到位?严格监督、问责追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手段。三年来,中铁上海局通过预警、问责、通报、交班、停工整顿等一系列举措,作用于执行主体,确保了政令畅通。
截至2012年5月,金温铁路工程项目由于前期项目部重进度、轻管理,严安全、松效益,临建投入大、停工时间长等原因,亏损率达27.07%,亏损比例已超过5%的警戒红线。局领导果断对一公司主要领导及主管金温项目指挥部分管领导实行管理问责,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处以15000-20000元罚款;同时责成一公司对相关责任人根据岗位责任及履职时间进行问责,并将问责结果报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备案。
由于执行不力被问责,在中铁上海局虽然尚属首例。但这一记“重拳”足以“责一儆百、以儆效尤”。“干得不好就要问责”已成为悬在管理干部头上的一把“无形之剑”,它反映了中铁上海局在执行力建设上的决心与力度。
为官一任,就要担责一方。2011年,二公司广西桂来项目在栈桥施工中,擅自更改施工方案,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同时,“以包代管”的施工组织,加上资源配置投入不足,使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为此,二公司党政主要领导被问责,并被要求到局进行管理交班。
问责制,取得了“冒汗、红脸”的效果,引起了子分公司领导对项目管理状态的充分重视,更加确保了管理要求与完美执行的无缝对接。
问责之后,金温项目认真吸取教训,查原因、找不足、定举措、抓落实,工地的整体形象大为改观。一年过去了,项目发生的变化显而易见:产值上来了,成本下去了;光爆效果改善了,进度提高了。更为主要的是,问责带来了广大员工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举一反三让执行成为习惯
制度落实贵在经常,也难在经常。针对少数单位和项目对上级决策指令和规章制度贯彻不坚决、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底,甚至出现“领导来时秩序井然,领导走后原形毕现”的情况,中铁上海局采取“反复查、查反复”的做法,诊治“管理顽疾”。
2013年11月3日—8日,局主要领导采用“微服私访”的形式,在6天时间内快马加鞭抽查了宜昌路、南京606主体工程、昆明尾水外排(二期)顶管工程、凯蒂猫、昆明地铁小渔村站等7个项目,对制度、《手册》的落实以及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研。
与以往“听汇报——看材料——查工地——看内业”检查方式截然不同,本次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不听汇报、直插项目施工一线。如此雷厉风行的作风,给基层员工留下深刻印象,也在全局上下引起不小震动。
“为何采用这种看似不合常规的方式调研?”
中铁上海局领导表示:“管理提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选择平时关注度不高的项目进行抽查,就是要掌握项目的真实情况,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起到有备无患、举一反三的作用,让上海局的执行力建设在日常工作中绽放光芒。”
本报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张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