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项目锻造企业“硬核”竞争力
——写在中铁云投武汉中铁武九北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公司获评2024年度中国中铁投资项目公司“10优”之际
文章字数:2,031
在地下,一条条综合管廊如同“生命线”,默默保障着城市的高效运转。近期,中铁云投武汉中铁武九北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简称武九管廊项目公司)凭借出色的表现,跻身2024年度中国中铁投资项目公司“10优”榜单。
武九线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采用“使用者付费+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回报机制下的“PPP+施工总承包”模式实施,全长16.21公里,是武汉市目前断面最大、里程最长的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可容纳电力、热力、给水、通信、中水等管线。项目打通了城市供给主管线通道,解除了老武九铁路对武昌、青山滨江地块发展的制约,对武汉市交通、环境、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武九管廊项目公司坚持运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以提升武九管廊运维品质、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为工作目标,秉持“安全好、服务好、环境好,队伍优、治理优、效益优、品质优”的“三好四优”管理理念,做优项目,实现综合管廊运维“降本增效,安全保障”。运营4年来,综合管廊始终处于安全良好的运行状态。
减法原理:管廊里删掉万件冗余物
在武九综合管廊地下廊内,运维人员王金磊的手电光柱扫过通道顶部,在一盏故障灯上稍作停留,环境整体亮度虽弱了些,但依然能满足日常巡检工作需求。这个现象引发他的深思:管廊内的光照是否普遍存在过剩?亮度标准是否被过度执行?
这束光最终刺破了地下管廊中关于“冗余”的蒙蔽,照见一条节能路径。随后,他组织人员持专业照度计深入管廊通道、设备间、进出风口各处实地测量。结果令人惊诧:部分区域实测照度竟超出规范200%多。
照明系统对管廊安全运行举足轻重。面对灯具冗余造成的能耗浪费,一场围绕“光”的精细革新势在必行。团队融合运维经验与实际需求,对照明布局与控制逻辑启动艰难优化。方案历经六轮激烈讨论和专家评审的淬炼,最终通过政府审批,累计优化灯具6018盏,预计每年可节约用电约38.3万千瓦时,折算电费约27.8万元——这笔账,是资源与资金的双重回响。
在武九综合管廊这条粗壮“动脉”里,还曾经安排了近5000具防毒面具。这些物品寿命短暂、使用频率极低,常年在寂静的管廊里沉睡。运维团队没有漠视这近五千件物品构成的沉默成本。他们与消防等相关专家、设计方及市住房与城市更新局等反复交流意见,最终大胆“瘦身”:面具数量从4956具锐减至482具。
撤下近万件冗余物,这并非简单的减法,而是根据升级后的规范标准,叠加4年高密度运维数据沉淀,在“满足最新规范、贴近实际需求”的原则下,对照明与消防系统的再校准和精益化调减,既尊重原设计依据,又向新标准、新经验要效益,实现“合规不减安全、降耗不降品质”的双赢。
智慧密码:项目运营的数字化指挥
武九管廊项目公司引入先进的智慧管理系统,为管廊安全保驾护航。在公司的监控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管廊内的温度、湿度、水位等各项数据。运维人员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介绍道:“这套系统就像管廊的‘智慧大脑’,能对管廊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管。一旦某个数据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除了数字化的监控,日常的巡检工作也丝毫不敢马虎。运维人员每天都要沿着管廊步行数公里,仔细检查每一处设施。“虽然有先进的监控设备,但人工巡检能发现一些设备捕捉不到的细微隐患。”王金磊说,“每次巡检都像给管廊做一次全面体检,容不得半点疏忽。”有一次,在巡检中他发现一处电缆桥架的螺丝有轻微松动,看似是个小问题,但他深知,小隐患是可能引发大事故的。他立即上报并协助维修人员处理,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安全承诺:用细节编织的安全网
监控大厅里显示的安全运行天数,串起武九管廊一千五百多个日夜的安全轨迹。每天清晨,值班人员登记入廊信息,检查廊内环境,实时数据成为开启运营的“安全密码”,几年来从未松懈。
安委会会议桌上,风险清单格外醒目。35项风险标注着不同颜色,红为需重点关注的一般风险,蓝为日常巡检的较小风险。季度评估会上,团队反复推敲优化方案,讨论常至深夜。97次培训档案里,不仅汇聚专家经验,更融合员工反思,某页红笔批注“配电线路月检”,尽显对隐患的较真。
暴雨中,无脚本演练警报骤响。应急队员迅速集结,值班员紧盯监控屏幕关注实时动态。演练后,大家在预案上添上“保警戒、优通讯”等建议,这些细节的补充,让应急预案在实战中更具精准的执行力,每一处调整都化为抵御风险的坚实底气,让每一次响应都能直击要害、高效有序。
管廊外,巡检人员不论酷暑严寒,以“人工+无人机”方式排查。4年来17个涉廊项目规范推进,沉降数据稳定在3毫米内,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有力证明。
暮色中,监控室灯光明亮。值班人员写下“今日正常”,笔尖声与跳动数字交织,成为1500余天安全运营的生动注脚。武九管廊项目公司围绕“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目标,构建起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管廊安全运行。
荣誉墙上,十多个奖杯和荣誉证书整齐排列。谈及此次评比中获得的佳绩时,项目公司负责人目光投向窗外地下管廊延伸的方向说:“我们没什么诀窍,就是认真做好每个细节,让每一段管廊都能安心‘呼吸’。” 王晓焕 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