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中铁资本总经理助理、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杜伟丽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这一荣誉是对她多年来工作成绩的勉励,是对中铁资本证券化业务的肯定,更是对中铁资本服务主业做出贡献的认可。
自2019年以来,杜伟丽牵头组建中铁资本资产证券化专业团队,针对中国中铁主业的多重融资需求,主持设计了适合主业的资产证券化、公司债券及公募REITs三大类十余种金融产品,发行总规模超过1200亿元,实现存量资产盘活超1500亿元。她先后荣获中国中铁劳动模范、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先进经营工作者,中铁资本优秀党员,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优秀发起人等荣誉。
持续服务主业高质量发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虽然现在已经成功打造了一系列产品,但回首来时路,却走得并不容易。问起刚刚起步时的情景,杜伟丽说:“部门刚刚成立,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肩负着发展一个全新业务领域的大任,我暗下决心,再难也要干!这是我们的使命!”
单一工程局开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往往面临资产分散度不足等五大难题,这个难点不打通,何谈破解融资难点问题?
为此,杜伟丽深入钻研资本市场成功发行案例,调研数十家主业单位和一线项目,创新设计了“中铁资本工鑫”产品,发挥中国中铁产融结合平台作用,以中铁资本作为代理人,以此集合各主业单位基础资产,分期分批发行,解决了主业单位自行发行的难点问题。这一产品,通过规模优势增强了议价能力,在成本、期限等方面具有很强竞争力,先后落地了一系列的“首单”,为中国中铁调整财务结构起到关键作用。在创效的同时,也实现了创誉:中铁资本连续2年获得上交所资产证券化业务“优秀发起单位”,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年度创新机构”等等。如今,“中铁资本工鑫”已经成为产融结合的一个拳头产品,持续为主业单位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拓展金融市场高品质资源
作为中国中铁产融结合平台,中铁资本一头联系着主业单位,一头联系着金融资源。如果在金融市场拿不到高品质资源,就会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不能持续为主业单位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而金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和拓展,这一非常重要的工作,正是由杜伟丽牵头负责。
“既有银行机构对中国中铁的投资额度接近峰值,新融资渠道的拓展势在必行。”在谈到金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和拓展工作之初的必要性时,杜伟丽说道。建立联系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这一过程,就像“破冰”一样,在起初会遇到很多困难。为此,她广泛对接金融机构,紧盯资本市场,精确掌握投资者偏好,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投资者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已拓展到险资、资管、基金等多元化的非银资源。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合作,带领团队将各类金融机构根据服务职能、投资偏好、业务特点等多维度进行分类,终于建立起了一个中铁资本金融资源库,为产品成功发行、降低融资成本、开展直接融资等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资源库建立起来以后,她着力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建立定期互访机制,了解第一时间、第一视角的信息,既为产品设计提供更翔实参考,也实现资源盘活利用,增进了互信。
打造专业担当高水平团队
谈起这次获得中央企业劳模称号,杜伟丽说:“其实劳模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我认为更多的是集体努力的成果。”她也的确在培养高水平团队上倾注了不少的精力,始终将带团队、育人才作为重要工作,打造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团队,力求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如何打造专业、担当的高水平团队?对此,她的回答是:“贤心选才、才尽其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特长和潜力,让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最大限度发挥特长。”为此,她根据客户类型、产品类型、员工特点等三个维度,划分岗位职责,任务到人,明确目标,为他们提供成长沃土。对人才既要厚爱,也要严管。她时常提醒团队成员要常怀“本领恐慌”之心,严格要求大家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储备、积极开展理论创新,紧跟国家政策,认真研读行业标志性案例,定期组织内部业务讨论。在建立起劳模创新工作室后,她积极依托工作室孵化创新成果、孕育优秀人才,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指导团队在工作历练中提炼理论,在理论成果中加快实践转化,带领团队获得中国中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两项,先后培育出了中铁资本经营工作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等多位优秀员工。
“功名终好在,且莫负初心。”在曾获得中国中铁劳模时,她曾这样勉励自己。如今,在她的牵头负责下,中铁资本金融“朋友圈”不断拓展、优质“资源库”不断积累、产品“工具箱”不断丰富。谈及未来,她表示:“我将继续带领团队践行服务主业的初心使命,发挥中国中铁产融结合平台的综合优势,守正创新,争创一流!” 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