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1日
访和顺古镇
□ 石维明 中铁科研院西南院
文章字数:1,394
  今年第13个“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在云南腾冲市和顺古镇设立了主会场,借此,和顺古镇名气、人气激增。
  和顺古镇是《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一生要去的50个国内旅游地之一。它位于腾冲市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村,一条小河绕村而过,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更名为“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
  全镇老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院落,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流连忘返。民国时期,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和顺的风貌、民居、民间工艺,无不浸润着中原汉族文化精髓。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中原人、江南人、四川人的后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史·太祖本纪》曰:“兰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俱下。”
  和顺是一个“外向型”社会,吸收了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甚至外国文化的精髓,经过与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1000多座传统民居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
  正午时分,我来到位于古镇顶端的哲学家艾思奇故居。调和、顺势的和顺,空气带点荷叶的甘香,潇洒着哲学气味的芳香。这座著名故居,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建筑共600多平方米,中式大门,西式窗户和阳台,墙脚用的是当地的火山石,正房前厅有一石砌圆形拱门,青藤缠缆,古朴秀雅。
  艾思奇是蒙古族人,先祖随成吉思汗大军入滇镇守,后在和顺定居,其父李曰垓是辛亥革命元老,追随孙中山革命。艾思奇生于和顺,后于香港、昆明、南京、日本读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哲学小组指导员、中国新哲学研究会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学校副校长兼哲学教研室主任,是毛泽东的哲学教师。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哲学教科书。
  和顺有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和顺图书馆,十年后新馆舍落成,胡适、廖承志、熊庆来、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佬纷纷题字。现有藏书11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和顺古镇时,特意到图书馆考察。
  吉祥和顺,似乎没有烽烟。但实际上它曾经是重要的军屯,也是抗日名镇。和顺图书馆旁边的“滇缅抗战博物馆”,曾经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司令部旧址。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日军暴行、飞虎雄鹰 、剑扫风烟、日月重光等七个展室,大量老照片、纪录片、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以及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盟军、民众、日军的文物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沉甸甸的和顺因此凸显出最冷硬的质地,呈现出和顺人、腾冲人、云南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壮血性。
  夕阳西下,我站在滇缅抗战博物馆门口,向东眺望来凤山。1944年7月,沦陷两载、饱经蹂躏的和顺终于迎来了中国军队,古镇一片欢腾。79年前,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正是站在这儿,指挥部队攻击来凤山和腾冲县城。7月28日清晨,来凤山顶升起了中国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