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和人类有着浪漫的联系。
第一个抬头看向星空的人会想什么呢?是被群星璀璨震撼,还是为蜉蝣一瞬而叹息?不论是探索欲、求知欲还是征服欲,不论是主动或是被动,人类从未放弃对未知星空的探索,对璀璨星河的追求。而《星际穿越》这样一部九年前的经典科幻电影,就是人们对浩瀚星空送出的一封情书。
末日的背景设定是那个时候科幻片的基调,不堪重负的土地和肆虐的瘟疫迫使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星空,试图寻找一个新的家园。然而,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附近的时间流逝,以及长途星际旅行中的时间耗费成为计划的巨大阻碍——这是相对论和希格斯场带给人类无法解决的难题。
经历了巨大的牺牲之后,主角库珀一行人最终完成了计划,找到了巨大黑洞周围一颗适宜居住的行星,为人类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电影末尾的回环的剧情设定也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乍一看,这部电影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只是豪华特效堆砌出来的科幻爽片,没有太多的内核可以谈。细细品味后,才会发现贯穿全篇并非是简单的时间线,而是电影中整整两个多小时都没有点明,但又呼之欲出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爱。“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但在全人类的迟暮之时,给予人勇气的正是纯粹的爱。
爱,和引力一样,可以跨越维度。纵使跨越了时空,库珀和墨菲父女间的爱,让墨菲找到了方程关键解析;纵使斯人已逝,布兰德和她男友间的羁绊让她隐约察觉了唯一正确的那颗行星;纵使希望渺茫,人类对自身种族的爱,让人类选择了全体移民的计划,而非仅仅是保留极个别个体的火种计划。可以说,人类的赞歌就是爱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正是爱的伟大。爱是人类这一被希格斯场永远束缚在光速之内的种族的唯一慰藉,是人类万年不变的源自灵魂的升华。
爱,这种不能被理性所解释的感性产物是全宇宙的奇迹。从宇宙诞生那刻,无数的微观粒子以光速抛出,随后花费上亿年的时间形成恒星,然后又在上亿年的时间演变中最终消亡。构成我们自身的微观粒子,或许来自数百万光年之外一颗爆炸的恒星。
所以,有一种浪漫的说法:每一个人都是天上的星星,而爱就星星间的引力,穿过时间与空间将人们死死绑在一起。若果真如此,未来的大统一理论中是否会出现叫作“爱”的常量呢。人们无从知道,也不必知晓,因为爱本身就是这个宇宙之中的奇迹。
纵使全宇宙的结局将至,爱也会成为热寂中不灭长存的奇点,最终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