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4日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新篇章——写在中国中铁党委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收官之际
文章字数:3,722
  (上接第一版)
  深化调查研究 在真抓实干中击破发展难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
  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以“三个聚焦”扎实推进调查研究工作。
  聚焦问题导向。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12项重点调研内容,制定领导班子调研专项方案,紧扣重大项目、价值创造、全面深化改革、防范重大风险等重点难点事项,领导干部领题明确14项调研课题任务,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聚焦目标要求。在党和国家所急所需中选题,主要领导率领对口支援工作组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调研对口援藏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事业发展所能所为中破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高管带头深入重点项目等基层一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围绕“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主题,先后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刚果(金)等国别对在建项目和业务发展情况实地调研,形成了国际业务发展现状和今后国际业务发展思路举措。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陈文健对高原铁路项目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8项阶段性推介成果和15项核心关键技术。公司领导班子累计下沉60家二三级企业、40个项目部,调研100余次,组织座谈交流60次,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推动问题解决,形成了14篇、合计12万字的高质量调研报告。
  聚焦基层一线。公司班子成员及高管坚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带头深入重点项目、工厂车间等基层单位,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6月27日,公司党委组织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围绕科技创新等工作开展了正反面典型案例分析,用既“真”又“实”的高质量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措施定实。
  全公司上下广泛开展蹲点式、解剖式、“四不两直”式调研,听实话、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中铁开投通过“实地观摩”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深入调研,全力聚焦找准短板弱项,发现问题50个,形成相应的整改措施85项。中铁物贸坚持把选好题、把准题、解难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工作思路和实际举措,每名领导开展不少于2个月的调查研究。中铁隧道局与先进企业对标学习,到大盾构项目实地调研,建立完善大盾构管控的管理手册及建设标准体系。中铁电气化局有针对性地就“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的策略与路径研究”等11个题目开展调研活动42场。中铁广州局集中深入到困难较多、矛盾较集中的三级公司开展调研,通过现场“层层剥笋”“把脉开药”,助力困难企业纾困解难。
  公司各二级单位制定调研课题621个,累计调研1848次,覆盖各二、三级企业,累计深入947个项目,形成调研报告640个,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基层、制约企业发展的现实难题,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潜能,提振了发展信心。
  聚焦推动发展 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旨在更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公司党委把主题教育与践行央企责任、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责主业有机融合,聚力“效益提升、价值创造”,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高质量启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分类分层推进子企业改革,坚持抓好优势企业突破发展、困难企业脱困转型,推动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加快“王牌企业”“主力三级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步伐,中铁大桥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装备入选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对历史包袱较重或处于重大风险阶段的二、三级企业,“精确制导”帮扶政策,推送“惠企套餐”,助力其纾困解难。
  持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组织召开科技创新专题务虚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政策供给和穿透式落实落地。国家交通领域地下工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成立,智能建造专业研发中心、“双碳”专业研发中心正式揭牌。聚焦智慧公路、智慧地铁等重点领域,智慧矿山、智慧园区等价值领域,跨系统、跨区域、跨边界整合和共享各类资源,有效发挥产业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引领效应。
  坚决扛起稳增长重大责任。全力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和区域协同战略,紧跟国家铁路网、公路网、水网、管网建设和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布局谋篇,积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昌景黄高铁、成宜高铁、滇中引水、京雄高速、匈塞铁路等国内外重点工程,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建设的贵南高铁于8月31日全线通车运营,为黔桂两地搭建起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大动脉”;雅万高铁9月7日建成通车,助力东南亚圆梦首条高铁。
  中铁工业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研制的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中铁1237号”、世界首台大倾角下坡掘进矿用TBM等一批自主创新产品相继诞生。中铁十局抢先布局新领域,中标光伏、风电工程33.52亿元,稳步迈入风电工程总承包市场。中国铁工投资参与实施的河北滹沱河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水域面积208公顷、绿化面积1176公顷,为石家庄打造最大城市“绿肺”。中铁北京局推进所属单位正式入驻雄安新区,成为中国中铁产业集群首家三级子公司整体入驻的企业。中铁大桥局重组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第一届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论坛”,引领智能、绿色技术发展和桥梁产业转型升级。中铁六局参建的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完成联调联试,迎接试运行。中铁四局参建的新建浩吉铁路、成都地铁7号线、浙江乐清湾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铁国资圆满承办中国中铁第五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衔接。
  公司连续18年进入世界500强,列第39位;首次跻身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榜单。获得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国资委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中央主流媒体刊发公司报道3753余篇,累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48次,《人民日报》刊稿65篇……这些亮眼的数据和奖项,都是中国中铁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而生动的缩影。
  抓实检视整改 确保主题教育见真章出实效
  检视整改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措施,决定着主题教育的最终成效。问题检视得准不准确、整改整治得到不到位,直接反映出学习教育深不深、调查研究实不实、整改效果好不好。
  公司党委坚持把检视整改贯穿始终,“严”字着力,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聚焦企业发展改革查找突出问题,对整改任务进行台账化管理、清单式推进,从严从实推动整治整改取得实效。
  公司党委累计形成《问题清单》45项,制定128项整改措施,将7大类问题列为专项整治范围。围绕安全生产典型反面案例,深刻检视剖析原因,提出建立体系化、立体化、常态化预控机制等7项强化安全生产举措,达到了领导班子同向聚焦、同案共诊、同题共研、同责共担的整体功能和乘数效应。启动并完成首批对所属6家二级单位的新一轮常规巡视,并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点内容,切实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
  组建6个巡回指导组进驻47家二级单位开展全覆盖督导式调研,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挂图督战,持续强化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累计指导修订方案材料162次、提出意见建议439条、访谈820多次,坚持全过程策划安排、督促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效落实。
  如何把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是中国中铁各级党委在主题教育中时刻放在心上的问题。
  直属党委紧扣“战略+运营”管控型、“服务+监管”职能型总部建设,明晰查摆12项问题,制定33项措施。培育塑造“四心”党建品牌,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模范央企总部。中铁七局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推动困难企业脱贫解困,围绕29个问题、65项具体整改措施,指定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力求调研成果转化。中铁资本实行整改清单动态调整、销号管理,规划好整改目标、牵头部门和整改期限,让干部职工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风。中铁二院同步梳理21项问题清单,逐项制定整改措施,严格落实跟踪回访,量化考核“成果清单”。中铁二局通过拨付资金出政策的方式,为每个有需求的项目部建立母婴寝室。中铁三局聚焦群众所想所盼,举办“情定三局缘聚蓉城”集体婚礼等活动,让一线职工感受企业温暖和关怀。
  全公司各级党委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各类险情,用抗洪抢险等实际行动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应对台风“杜苏芮”中,中国中铁15家二级单位累计动用6920人、843台套装备,抢险救援展现担当。选派援疆干部2名、援藏干部5名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持续推进项目部“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加强员工健康关爱服务,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公司党委主题教育总体评价中,达到“好”的比例为98.93%。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圆满收官,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中国中铁党委将继续坚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继续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断从主题教育中汲取新动能、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当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路先锋,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贡献不竭力量。 
  沈苏 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