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2日
同龄树
文章字数:690

□刘师 中铁大桥局一公司

  
  我出生于1979年,那时家里流行在孩子出生时种一棵“同龄树”,希望孩子能够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母亲生下我的当天,父亲在家门口种下了一棵核桃树。
  小院里还有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他们出生时,长辈们也同样种下了“同龄树”,有榆树、槐树、无花果树……
  春天万物复苏,“同龄树”也应景地开出了自己的花,最吸引我们的,便是榆钱和槐花。摘花也成了展示我们这些“窜天猴”风采的时候,一个个男孩子在大家的注视下,麻利地爬上树干,躲开坚硬锋利的刺,穿梭在树枝间,顺着树枝把一串串槐花、榆钱摘了下来,最后就是等待大人们把这些花变成包子、饺子、麦饭等各式美食,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
  暑假是小伙伴们团聚、玩耍的季节,与我们同龄的树此时已长至参天模样,成了孩子们避暑玩耍的最佳去处。每天吃完午饭,大家从家里把躺椅、凉席等战场拉出来摆在树下,拿出象棋、军旗、跳棋,三五成群围坐在树下下棋聊天,开始了娱乐时光。
  秋天,树上的果实纷纷成熟,它们不停地挑动着孩子们的味蕾。在大人们的怂恿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爬上树枝,无花果、柿子、核桃很快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我们一边往篮子里装一边大快朵颐。
  冬天,树叶落尽,“同龄树”们顶起光秃秃的树枝倔强地站在风雪中。这时它们的实用性再次被显现出来,在树枝间拉上铁丝,将切的只有皮还连着的萝卜条挂在铁丝上,等待晾干了腌制咸菜。
  岁月变迁,当初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离开了小院,一棵棵“同龄树”也被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花园绿地。
  2006年,我也离开小院搬进了“两居室”,那随风而来的槐花香、聒噪的蝉声、甜如蜜糖的无花果和清脆的萝卜条都和“同龄树”一起留在了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