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3日
非凡十年 交通强国
文章字数:1,626
  国庆前夕,中国中铁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承建(参建)的世界最大跨度钢结构渡槽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通航,“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国内首座多跨长联公轨两用钢桁梁桥沪杭甬高速公路彭埠大桥等工程通车,研制的世界引调水工程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弘毅号”始发、用于高原高寒地区隧道的大直径硬岩掘进机“高原先锋号”下线……神州大地捷报频传,为新中国成立73周年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献上了厚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截至2021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9万公里,是2012年的1.8倍;全国高铁营业里程从9356公里突破至4万公里,增长了3倍多,稳居世界第一位,“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
  时间孕育果实,实践检验真理。十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带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有力服务和保障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综合运输能力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
  2020年12月26日,大练岛村民翘首以盼的海峡大桥通车,铁路为平潭这片集“自贸区+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三大国家级战略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区注入新动能。
  2021年6月25日,拉萨至林芝铁路建成通车,两地车程由5小时缩短至3小时,“复兴号”驶上高原,“雪域江南”林芝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
  今年6月16日,和若铁路开通运营,环塔克拉玛干铁路线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为新疆多地带来首班列车。
  7月22日,大瑞铁路大保段通车,穿越滇西纵谷,保山人民终于可以乘坐列车出行……
  “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交通建设事关脱贫致富,涉及民生福祉。从暴风海峡到高原雪域,从西北大漠到西南山区,路通山河,桥越天堑,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广大人民。
  ——服务经济内外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10月23日,碧波万顷的伶仃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7月,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串联长三角城市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再添经济动脉;2021年9月,赤壁长江公路桥通车,沟通鄂南、湘北、赣西和江汉平原,中部交通网络又添一笔;今年9月,合杭高铁湖杭段正式开通运营,其与杭温铁路衔接,形成国家高速铁路网主骨架商合杭、宁杭高铁的南延通道,成为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部分。
  十年来,冠名“中国”的高铁、路、桥、隧、电气化等已成为国家名片,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有力保障了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畅通,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保障国家战略需求,跑出强国加速度
  顶层设计擘画战略蓝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一项项规划为交通建设描绘出美好愿景,提供了强大指南。
  创新引领建造技术进步。在高原铁路建设中,建设者自主研发了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大方量智能出渣矿车、智能防风抗风爬模、智能放索系统等高端装备,用中国“智”造化解天险挑战。
  绿色发展践行生态理念。港珠澳大桥优化技术方案,减少数十个桥墩以保护“水中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在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布哈河大桥建设中,倒排工期,使水中施工让开湟鱼洄游期,并且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布哈河,保障了湟鱼生息繁衍。
  对外开放带动互联互通、民心相通。从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到坦桑蓝跨海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及铁路连接线,一条条“致富路”、一座座“连心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奔去。珠江三角,大桥连通三地续写开放佳话;长江沿线,道道飞虹勾勒中国跨度;纵横南北,条条干线铺就大道通途。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交通事业将继续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热烈氛围中,每一位交通建设者都心怀自信和自豪。他们蓄势待发,将在今后的若干个十年里,继续为现代化事业架桥铺路,为国家复兴续写非凡。黄琪峰 丁傲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