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作为“三会一课”的组成部分,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也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如何上好新时代党课,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要着眼理想信念教育,让党课充满“党味”。党课姓“党”,讲党性是第一要求。在内容设置上,党课要及时宣传党章党规党纪,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用好身边人、身边事的典型案例,对标先进典型,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常讲反面案例和教训,达到耳提面命、洗澡治病的效果。从而让党员干部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清醒人。
要提高党课活力,增加“趣味”。上党课,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听众想听、爱听甚至回味无穷。因此,需要主讲人提高党课的互动性,在课程研发阶段,积极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多运用鲜活事例,多讲党员们爱听、想听的内容。同时,要改进授课方式,增加“建言献策”“案例评析”等互动性强的环节,充分调动听众的参与热情。灵活运用授课阵地,把课堂搬到革命历史纪念馆、工地一线等场景,让单一的“理论课”成为实地感悟、集思广益、推动发展的“实践课”。
要突出以民为本,让党课富有“人情味”。上党课,不仅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更要有接地气的语言。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福祉”的奋斗史的故事。也要
党建论坛因时因势,不断丰富党课的内容和内涵,例如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会党执政为民的本色,从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开展志愿活动的感人故事中感悟党员的担当奉献精神,以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党课有了“党味”“趣味”“人情味”,就能增强感染力、凝聚力,使党员干部真正形成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进而激发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凝心聚力拼搏任务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