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1日
守纪律讲规矩贵在“知止”
□ 疏玮
文章字数:701
    中国人历来十分看重规矩,认为没了规矩,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就会乱套。《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也要讲究“知止”。
  “知止”在于信念坚定。信念的内核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才会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淡然处之,任何不幸与痛苦,都会化成思想智慧和独特体验,成为内心更为强大的养料。相反,倘若一个人信念不坚定,内心混乱、心理脆弱,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迷茫与混沌,对自己想要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知止”在于追求简单。有哲学家说,人生应该追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和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但是,大多数人却在这两方面很复杂,物质生活上无穷追逐财富,人际关系上无尽利益纠葛,这两种复杂催生出诸多烦恼。被打的“老虎”、被拍的“苍蝇”,其共性都是得志时贪而无厌,为牟利不择手段。
  “知止”在于控制欲望。《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在告诉我们,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知止”不同于知足。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就是守住思想防线、政治红线、人生底线和交往界线,认清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把住做人与做官的原则,知道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把严于律己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慎始慎终、慎独慎微,实现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真正做到行有所止、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