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01日
争做“试验田试验田”中带头人
——记中铁北京局中心试验室主任梁迪
文章字数:1,530
  走起路来大步流星,在试验室做科研一丝不苟,和徒弟们打成一片,中铁北京局中心试验室主任梁迪参加工作14年来,秉持匠心“种好”自己的“试验田”,在施工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后荣获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和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成为企业工程检测试验领域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勤奋好学得“金奖”


  梁迪对试验检测有着极高的悟性,毕业后到施工一线工作时,系统学习了铁路、公路、市政、机场工程的试验检测知识,便开始在施工中探索改进。如何让混凝土配合比更加优化?经过反复试验,他提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使项目大幅缩短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
  同时,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技能,先后取得十余项岗位资格证书,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知识型高技能青年员工。在学中练、在练中干,崭露头角的梁迪开始代表企业去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凭着过硬的专业素质,他在全国、省部级试验工技能大赛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2013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建筑材料试验工决赛中成为最年轻的“金奖”得主。
  捧着沉甸甸的奖杯,梁迪没有一丝自满。他深知,科研工作无止境。他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服务施工生产,解决技术难题。2017年至2019年,他负责中铁北京局京津冀区域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成为一线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试验检测团队先后攻克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130MPa的RPC盖板的设计”“无咋轨道底座板开裂预防及处理”等诸多难题,填补了企业工程桩基、隧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多项施工技术空白。 


精心耕耘炼匠心


  在京沈客专建设中,梁迪在现场和试验室来回奔波,观察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主导变更了“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结构所处在严重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的设计,大幅节约了工程成本,得到业主和项目部的一致好评。在京新高速工程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节约资源,他提出“提高减水剂掺量来降低单方用水量、节省水泥的设计,优化矿料级配降低油石比”,解决了项目急需加快施工进度的燃眉之急。
  无论在哪个工地,梁迪都坚持以创新更好地服务施工生产。京雄城际铁路是中铁北京局的重点工程,他第一时间在现场开展试验研究,“降低水泥用量、复掺矿物掺合料和提高砂率等配合比试配技术”在现场取得良好效果,节约成本数百万元。在大兴国际机场的跑道建设中,他通过检测粘性土的标准击实指标,发明“握土成团、落地不破”操作技术,大大缩短工程周期,提高近两倍功效。在市政工程领域,他也积极探索,指导安徽合肥徽州大道南延工程项目优化配合比,节约成本179万元。 


薪火相传育人才


  2017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梁迪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有了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梁迪如虎添翼,围绕企业施工难点重点展开攻关,创新创效成效显著。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众多骄人成果。编制了9本试验手册、著作及教材,发表了5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申请到2个实用新型专利、1项技术发明,孵化出135名项目试验室主任、712名优秀试验检测人员……这一组数据,是梁迪和他的创新团队立足现场、服务现场的最佳注解。
  他参编的中铁北京局《铁路工地试验室建设》《铁路箱梁预制试验管理》《试验技能培训教材》等手册已经成为新入职试验工必备的工具书,为培训试验检测人员提供了一手资料和指南。他组织研发的《高速铁路梁场建设管理信息化软件(试验室管理版块)》,在贵南高铁都安制梁场试用后得到好评,随后在自宜铁路、京津冀地区重点项目上广泛应用,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发展从无到有的跨越。
  本着薪火相传的精神,他积极为企业培养人才,通过培训、传帮带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水平,培养出2名特级技师、38名高级技师和技师。
  荣誉面前,梁迪不忘初心、淬炼匠心,一如既往地驻守在他的“试验田”,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 祁鸿涛 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