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4日
中国中铁参建成都地铁五线齐发
成都轨道交通运营10周年:运营总里程突破500公里 迈入全自动运行时代
文章字数:1,611
  成都讯12月18日9时50分,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一二、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机场北站段5条线路同步开通初期运营,成都成为全国地铁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用时最短的城市,累计达558公里。其中,中国中铁投资建设了8号线一期和9号线一期线路;旗下多家成员企业参建了其他线路。 


中国中铁投资建设成都地铁8、9号线


  成都地铁9号线一期采用了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信号系统,是我国第三条全自动运行线路,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标志着成都地铁正式迈入全自动运行新时代。地铁线路全长22.18公里,西行后北上,均为地下线路,行车系统能力30对/小时。中铁二局、五局、六局、七局、八局、九局、十局、建工、北京局、武汉电气化局、二院、六院、科研院、资源、物贸等单位参建了该项目。
  9号线列车采用8节编组A型列车,被命名为“中国中铁号”。8节主题车厢兼顾艺术性和写实性,以画面和文字表现了中国中铁参与成都轨道交通建设的历史,也实录了成都地铁9号线从建设到成型、从大众化到科技化的升级过程。
  8号线一期全长29.1公里,共设车站25座,是成都市西南到东北的大动脉,开通后将给沿线众多学府学子、城市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便捷,对航空港、龙潭寺“城市两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中铁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七局、建工、隧道局、上海局、武汉电气化局、科研院、物贸等单位参建了该项目。
  结合8号线一期所经区域覆盖众多教育、音乐及文创产业特点,中国中铁以“音乐地铁,国际文创”为思路,以“一站一景”为原则,向市民展现了以音乐为主题的地铁空间。8号线一期列车车身采用草绿色,象征了青春与希望。建设过程中,中国中铁采用了单洞单线暗挖隧道内盾构二次始发的方式,使盾构区间实现连续施工。
  据了解,在成都轨道交通建设中,中铁城投代表中国中铁先后以总承包或BOT、PPP等投资模式参与了成都地铁7条线路10个项目的建设,建设线路总长约205公里,已建成开通163公里,约占成都地铁已开通总里程的三分之一。 


多家单位参建成都地铁6、17、18号线
 

  6号线是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站点数最多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长68.88公里,共设56座车站,打通了成都由西向南的快速通勤线路,完成了轨道交通线网向城郊的扩张。中铁八局七公司承担了6号线一期工程管片供应任务。中铁二院承担了6号线6座地下车站设计工作。中铁科研院设计院承担了6号线一二、三期8座车站的设计任务;四川铁科负责了6号线一二期工程西华大道站(不含)至建设北路站区间监理任务。
  成都地铁17号线是成都市西部快线、除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之外,又一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一期全长26.15公里。中铁二院负责该线勘察设计任务,创新开发应用了“一键开关站”技术。工作人员只需在综合监控工作站操作一键开站或关站控制指令,便可开启或关闭车站环控系统、照明、导向、电扶梯、卷帘门等设备,实现了远程化、智能化的车站运作新尝试。中铁科研院设计院承担了17号线一期温泉大道站、明光站、明九1号风井建筑、五五桐庙出入场线等设计任务。
  18号线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机场北站段线路全长13.44公里。中铁二院负责该线勘察设计,采用了地铁快线低动力特性轨道减振技术,提升了轨道减振性能;在天府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应用了各类交通模式一体化换乘设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此外,中铁科研院西南院隧道所、检测中心、轨道健康管理公司也分别参与了当日开通的5条线路建设,负责了线路建设中的监测、检测、消缺等工作。岩锋公司用研发的TK-W、TK-J系列速凝剂710余吨产品助力了6号线、8号线一期工程攻克了盾构下穿重特大危险源难题。
  今年是成都轨道交通运营10周年,运营线网规模已跃升为全国第四。轨道交通的快速成网,为成都市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环境,在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引领了城市发展格局,为实现成都市早期提出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硕岩 张舒 谷峰 刘娟 王伟 石维明 杨晖 李洪川 毛铁柱 陈娴 杨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