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9日
善解难题的混凝土“营养师营养师”
——记中铁九局路桥分公司苏北梁板厂试验室主任王言翰
文章字数:1,516
  如果说工程建设产品有生命的话,工程试验人员就是工程建设产品健康成长、“延年益寿”的“营养师”。中铁九局路桥分公司苏北梁板厂就有这样一位“从医”13年的“营养师”——试验室主任王言翰。 

用心调制“营养配比”


  对王言翰来说,工程产品就是他的“老朋友”,陪伴他度过了13年的职业生涯。这个87年出生的朴实青年,从新疆的兰新客专、杭州的杭长客专到东北的吉图珲铁路和京沈客专一路走来,都在用心调制每一个“营养配比”,为一项优质工程的建设注入了最基础的健康元素。13年,完成了18个梁、板厂认证工作,走遍了祖国21个省的65个城市。
  2019年,路桥分公司苏北梁板厂承担朝凌客专以及牡佳客专近六万块轨道板的施工任务。轨道板所需混凝土约16余万立方米。如此大体量的混凝土需求量,试验任务无疑是艰巨的。年初,随着最后一个工位调试完毕,轨道板自动化流水车间具备了生产轨道板条件。随及,第一根桩基开始施工,吹响了混凝土配合比调配的“冲锋号”。
  “我们俩跨越700多公里走访了沈阳周边4个城市的12家砂石厂,对原材进行取样。每到一处,他都直奔砂石厂生产线,他的眼里只有砂石料。”该项目原物资部长曹继伟说。随后,王言翰紧锣密鼓组织对原材进行碱活性、轻物质含量等8项指标的检测,积极调配试验机械,抽调了2台试验搅拌机在试验室开始了混凝土的试拌,不断调整参数,再进行试拌,两天两夜的不眠不休终于在轨道板正式生产前,成功试拌出第一盘混凝土。 

潜心钻研解决难题


  “我们主任干过公路和铁路桥梁、客运专线,工作经验很丰富。我们都喜欢跟着他干,能学到真东西。”该项目中心试验室员工李龙说道。试验室的工作之一就是打试块,还要成天对着试验器具,一遍遍地进行参数分析和试配。枯燥乏味的试验生活,让许多年轻人敬而远之,但王言翰却乐此不疲。自从进入试验行业,他潜心钻研,从规范验标开始、原材检测、混凝土配合比等等,都是他极其重视工作范围。
  “原材料和配方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原材料就如矿粉、水泥、粗细骨料等,试验配方的目的就是根据各种材料特性,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王言翰简单的话语道清了试验工作的本质。针对近年来粉煤灰、矿渣粉等胶凝材料造假猖獗和取样不便的现象,王言翰带领着试验班组成员,经过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拌和站粉料仓封闭式抽样器”,解决了所取试样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目前该成果已在鲁南高铁试运行并全线推广,改进后的取样方式每年可为单位节约成本590余万元,得到建设单位的好评。 

锲而不舍成长成才


  中铁九局首个“专家型职工学习工作室”成立后,王言翰以技术骨干身份进入工作室,并着重以施工现场实际问题为主线,开展技术创新和现场攻关工作,先后发明了《现场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平台》和《拌和站粉料仓抽样阀门》,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同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他又联合其他单位专家对自己发明的拌和站粉料仓抽样阀门进行全面改造和深加工。经过试运行,该装置效果明显、技术成熟,鲁南高铁公司要求全线按此标准推广实施。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仅在鲁南高铁LNSY-1标工地试验室,就利用该取样器抽取不合格样品18批次,阻止了近4000吨不合格粉煤灰流入工地,鲁南高速铁路全线拌和站在使用该装置后,仅在胶凝材料取样抽检环节上每年可节约成本高达590余万元,为提高全线施工质量管理树立了样板,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从一名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的外聘人员,成长为熟练掌握多种技能的“多面专家”;从一名工地上不起眼的劳务工,历练为试验检测管理的“行家”;从普通工人晋升为众多大学生的职业“导师”,成长为“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33岁的王言翰,展现出了中铁人的风采,不断在工程检测试验领域诠释着新时代一名普通工人的高尚情怀。  赵海峰 倪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