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2 月 26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 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六年来, 中铁建工趁势而上, 积极抢抓这一历史性机遇, 在交通一体化、 产业转型升级、 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在京津冀地区建设各类工程百余项, 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丰台站、 雄安站、 清河站、 冬奥会场馆群、 通州副中心图书馆……一项项重点工程展示着中铁建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三城生活一日达”
工作在天津、 出差去北京、 回家到保定,这是中铁建工北方公司员工白杰的三城生活, 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交通一体化的微观缩影。
自1953年承担北京站建设任务以来, 中铁建工充分发挥“铁路站房建设王牌军”的领先优势,承建了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天津站等京津 冀地区绝大多数大型铁路站房。近五年来, 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 中铁建工参与建设的石济客专、 津保铁路等建成通车, 构成京津冀“矩形” 高铁环形网; 京张、 京雄、 京唐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 环首都 “半小时通勤圈”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中铁建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12月, 京张高铁始发站之一和沿线规模最大的铁路站房—清河站揭开面纱, 宽敞明亮的站房整装一新, 静待四方来客。清河站修建于闹市之中, 施工只能在长670米、 宽146米的狭缝里展开, 作业面积受限、 安全防护压力极大。中铁建工员工在施工过程中首次实现BIM技术全生命周期运用, 首创 “三维铁路站房工程管理平台” , 打造智能铁路站房。清河站开通运营后,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 北京城区丰沛的科技、 教育人才资源与京西北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将实现优势互补。
清河站向南20公里, 丰台站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北京城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丰台站对于疏解北京西站客运压力、 解决北京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拓展未来首都发展新空间意义重大。中铁建工3000余名建设者克服结构承载压力大、 钢骨混凝土结构施工难等挑战, 为打造全国首座双层车场铁路站房而日夜鏖战。
雄安站施工现场塔吊林立, 与丰台站。相呼应。作为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 京雄城际铁路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雄安站、 固安东站、 霸州北站等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全部站房都是由中铁建工承建的。“能够在千年大计的城市建设中修建举世瞩目的高水平、 高质量车站是一项光荣而又伟大的工作。 ” 雄安站总工程师吴亚东满怀信心。
每天, 中铁建工承建的京津冀地区30余座铁路站房, 迎来数百万步履匆匆的旅客;北京、 天津、 石家庄等城市的地铁站中, 白领、 学生、 工人在这里交会和擦肩; 京新、 承唐等高速公路上, 东驰西骋的汽车熙来攘往; 大兴机场南航国际货运站里, 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吞吐不息……这是中铁建工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织就的繁忙图景。
助力产业 “新蓝海”
产业转移对接协作, 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 也为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中铁建工精准打造产业平台, 在京津冀地区的冰雪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数据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9年9月30日, 随着张家口赛区冬奥村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山峦间鳞次栉比的建筑群雏形已现。由中铁建工承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越“滑雪中心、 冬季两项中心也正加紧建设。这是张家口冰雪产业的核心平台, 以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冰雪产业集聚发展, 承载着张家口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的美好希冀, 而它的实现首先要面临着的就是冬奥场馆建设难的挑战。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雪如意” 是中国首座跳台滑雪场地, 建设于山谷之间, 赛道距山体斜坡面尚有20米高度。为了解决材料运输、高空作业等难题, 建设者在山下设立拼装平台, 把小构件拼装成独立单元并运输上山后,再吊装就位。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 “科技冬奥” 重点课题 “人工剖面赛道类场馆新型建造、 维护与运营技术” 的研发。冬奥会结束后,“三场一村” 将作为奥运遗产永久保留, 成为奥林匹克公园, 推动张家口冰雪经济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向北, 写好冬奥会答卷, 促进张家口高质量挖掘生态资源; 往南, 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 助力保定承接北京轨道交通产业转移。骄阳下, 河北保定的工地上, 机电安装作业正在紧张地进行中, 施工位置正是保定市一号重点项目—河北京车造车基地。京车造车基地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有城轨新造不锈钢A/B型车系统、 磁浮车辆系统等, 投入生产后, 每年可生产1300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在保定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在天津武清区高村科技创新园区, 一座形似芯片的纯白建筑处理着来自全国的数据, 这是中国铁路的核心大脑—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作为武清区六大产业集群之一, 大数据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所在, 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则是这一产业集群的重点工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中铁建工员工克服酷暑、暴雨、 雾霾等不利条件, 完成545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完美履约国际A级数据中心对温度、 消防等系统的超高要求, 顺利完成超大体量设备安装, 打造出中国铁路最高等级的数据中心。
“一轴两翼” 拓空间
2019年10月28日, 中铁建工承建的通州副中心图书馆工程动工建设。在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是疏解中心区过多功能、 治理大城市病、 拓展城市新空间、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中铁建工充分发挥大型公共建筑专家的实力, 积极参与城市副中心图书馆、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建设, 助力副中心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而在北京两翼的另外一翼—雄安新区,中铁建工除了承建雄安站等交通基础设施, 还设计、 施工了雄安容西服务中心等公共建筑。容西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先期建设项目和雄安新区管委会办公地址,建成后将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共同构成雄安两大政务中心, 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铁建工深度参与雄安新区、 通州副中心两翼建设, 打造京津冀地区科教文卫领域精品工程, 促进以往过于集聚的优质公共服务功能向京津冀更广阔地区辐射, 三地百姓同享更舒适便捷的高品质生活。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的建设, 是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决策的重要项目。新校区位于怀柔区杨宋镇, 建筑面积17.88万平方米, 包括行政办公楼、 宿舍楼、 图书馆、 剧场、 影院、 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单体。中铁建工员工克服了夏季高温酷暑、 冬季严寒、 施工材料限产限运等诸多困难, 确保了各建筑单体按期竣工,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截至目前, 中铁建工在京津冀地区累计承建了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等7座高校13个项目的建设任务, 构建了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科研平台; 建成了解放军307医院、 天津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生态城代谢病医院等10座医院,有力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 打造了国家图书馆、 园博园主展馆、 二七剧场等近10座重要文化场馆, 拓展了市民精神生活空间。
共建、 共融、 共享, 京津冀协同发展仍在路上, 中铁建工员工将继续砥砺前行, 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为早日织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锦绣画卷增光添彩。 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