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09日
助力精准扶贫彰显央企担当
—中国中铁对口帮扶汝城县脱贫攻坚纪实
文章字数:4,022
  编者按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中国中铁自2002年对口帮扶湖南省汝城县以来, 综合采取产业扶贫、 消费扶贫、 就业扶贫、 培训扶贫等多种方式, 帮助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助力汝城县在 2019 年 3 月整体脱贫摘帽。本文作者朱光远和邓生祥是当地的两名普通干部, 也是汝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 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回顾了中国中铁帮扶汝城县脱贫路上一系列举措和一幕幕场景, 从亲历者的度反映了中国中铁作为央企的脊梁本色和责任担当。
 
  春暖大地, 国内疫情好转。在南沙港货运铁路、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 贵南铁路等中国中铁项目工地上, 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形影匆匆间, 穿梭着200多人的湖南省汝城籍务工大军, 他们带着革命老区的精气神, 干得热火朝天。
  “我已上班十多天, 按照合同每月工资7000多元。今春遭遇疫情, 能够顺利务工,还得 ‘搭帮中铁’ 。 ” 来自汝城县卢阳镇津江村贫困户老朱说道。他家老人身体差、 小孩正上学, 家庭负担重, 急需挣钱养家。
  “搭帮” 是汝城方言 “托福、 依靠、 多亏”之意,“搭帮中铁” 道出了汝城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助苗成长 绿荫泽地

  何明坤、 何春波、 朱景标是汝城县泉水镇人, 先后参与了中国中铁多个工程项目的施工, 并逐步成长、 发展为优质劳务协作队伍。作为汝城县的对口帮扶央企—中国中铁对这几位 “汝城老乡” 倍感亲切, 在生产管理、 技术指导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2019年, 中国中铁在单位内部开展消费扶贫, 汝城县优质农副产品进入到公司总部和项目部食堂, 也作为福利发放到员工手中。何明坤等人因此结识了中国中铁驻汝挂职副县长张立吉,“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铁支持, 助力乡亲们脱贫致富, 不能缺阵。 ” 他说。今年3月, 当得知受疫情影响, 家乡劳务就业不同程度耽误, 部分群众增收有困难, 何明坤等人与中国中铁驻汝扶贫工作组和当地人社部门衔接沟通,用一趟趟接送专车, 把泉水镇、 大坪镇、 卢阳镇等地200多名劳动力接到各个项目工地务工, 同时解决防疫物资、 宿舍消毒等问题。据何明坤介绍, 工人们正常上班, 每月都有6000至上万元不等。他说:“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为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尽绵薄之力, 心里面格外舒坦。 ”
  助苗成长, 带动乡邻, 何明坤等人是典型, 但不是个例。据了解, 中国中铁扶智扶技带动就业的例子比比皆是。据了解, 中国中铁自2002年对口帮扶汝城县以来, 先后选派18名优秀干部赴汝挂职。他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工作主基调, 通过人才培育、 技能提升、 示范带动等措施, 久久为功, 精准帮扶。
  2017年, 中国中铁投入1278万余元专项资金, 以汝城职中为阵地, 建设 “中国中铁精准扶贫技能教育培训基地” , 结合公司岗位需求, 援建开办工程测量、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控制、 工程机械驾驶与维修等实用专业, 联手职中共同打造了本地 “人才摇篮” 。2019年, 中国中铁继续投入帮扶资金3000万元建设培训基地学生宿舍楼, 解决住宿紧张短板。目前, 培训基地共建设六个专业实训室和一个室外操作场地。2019年3月22日, 培训基地举行了 “全国劳模、 大国工匠、 央企楷模白芝勇高级讲师聘任会” , 党的十九大代表、 中国中铁员工白芝勇受聘为客座高级讲师, 为援建专业学生做励志报告并授课, 在学校和当地引起极大反响和赞许。
  三年来,“人才摇篮” 硕果累累。首批援建专业两个班91名学生陆续在中国中铁各单位实习或签约就业; 截至目前, 援建专业共计招生540人, 学生人数每年稳步上升; 投入专项帮扶资金172万元实施 “人人有技能” 培训工程, 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6期, 对5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种植和专业操作等实用技能培训, 其中培训电工、 焊工、 厨师、 挖掘机司机等近1000人,集中输出403人到广东、 江西等务工, 分散就业547人, 就业率95%。
  “一人务工, 全家脱贫。 ”“人才摇篮” 得到广大群众好评和各方肯定。2019年, 培训基地汝城职中被湖南省总工会评为 “一户一产业工人” 培养工程省级示范点, 汝城县“人人有技能” 培养工程被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评为 “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 
  

孵化产业 助民增收

  “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尤其是 ‘搭帮’ 中国中铁, 让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郴州木草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国不无感慨地说道。据了解, 中国中铁对旭坤、 木草人、 绿百通等本地企业帮扶尽心竭力。在资金紧张时, 中国中铁送来帮扶资金, 帮助多渠道攻克难题; 在扩产壮大中, 遭遇土地流转、 厂房用地等困难, 中国中铁帮扶干部一起和他们协同解决; 在市场开拓上, 中国中铁帮扶干部陪同闯荡市场, 参展各级扶贫展销会、 农博会, 推介产品……
  发展产业是助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汝城县南洞乡是一个偏僻的山区乡镇, 也是中国中铁挂职干部帮扶的包点乡镇。当地土地以山地、 丘陵为主, 种植经济作物机械化操作受阻、 劳动成本高、 效益低, 没有支柱产业, 主要收入为务工经济, 本地脱贫能力偏弱。
  靠山不能吃山, 深深触动着中国中铁帮扶干部的心。他们一面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商共谋, 一面在本地寻找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孵化产业。他们远赴广东、 贵州、 江西等地实地考察, 经过广泛调研、 充分论证, 最后锁定旭坤中药材有限公司为引擎,带领农户发展适种适销的中药材, 带动共同致富。
  旭坤中药材公司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 模式, 统一免费供苗、 技术服务、 保底收购、 签订契约运作, 低风险和高收益让群众安心定心。去年, 公司在南洞乡种植葛根等中药材5000多亩。贫困户按每亩400元流转土地, 以70元到150元日薪参与务工,每亩收益4000元以上。全乡400多户贫困户直接受益, 1150多户农户创收致富。在旭坤基地常年做事的当地群众60多人, 其中40多户贫困户, 月工资1500元以上。
  扶真贫, 真扶贫, 群众的 “腰包” 说了算。如何拓展农产品市场、 帮助农户换为真金白银, 中国中铁帮扶干部更是竭尽其智, 倾尽其力。据统计, 中国中铁通过产业帮扶, 帮助700多名贫困户入股, 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2800多人, 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至3000元。
  汝城县绿百通农业有限公司是湖南省第三批电子商务企业, 也是该县第一家省定电商企业, 2019年12月, 中国中铁帮扶企业建设消费扶贫农产品供应服务中心,当地茶叶、 山茶油、 蜂蜜、 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驶出大山。
  2019年3月29日, 中国中铁在总部举行定点帮扶县特色农产品推介会, 发动所属企业和员工购买汝城县等三个对口帮扶县的农产品; 6月5日, 张立吉在中央电视台 《手挽手—精准扶贫, 央企在行动》 公益节目中, 大力推荐汝城辣椒, 节目播出后,助推汝城县鑫利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额增加近三十万元; 9月19日至23日, 中国中铁联合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 组织该县五家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慈展会, 宣传推介汝城县和该县优质农副产品。中国中铁还通过工会工作APP “中铁惠园” 对接中国农业银行扶贫馆等多种渠道, 帮助销售汝城县优质农产品; 积极启动消费扶贫, 大力开展“汝味真湘” 消费扶贫行动, 企业购买汝城县各类农产品410余万元, 2000多名贫困户直接受益, 人均增收500元左右。 
  

点点爱心 汇聚洪流

  “搭帮中铁, 让我攀上了张县长这门亲戚, 他对我可好了。 ” 在南洞乡山联村居住了大半辈子的何明英老人家, 做梦也想不到能与 “大官” 攀亲。何明英今年69岁, 丈夫早逝, 大儿子常年在外务工, 二儿子患有严重精神病住在县精神病院, 老人自己也患有慢性病, 无人照顾, 生活困难, 这让张立吉深感担忧。
  “我就是您的亲人” , 张立吉一句质朴的暖心话, 让老人热泪盈眶。他帮助老人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每逢下乡, 他总要登门看望, 嘘寒问暖, 有时自掏腰包帮助老人解困。有一次获悉老人患病晕倒, 他帮助联系医院, 并托人把她接到县中医医院, 办理手续, 抽时照料。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中国中铁人在汝城帮扶中, 始终坚持把上门群众当亲戚待, 把村里群众当亲戚走, 问计问需、 真帮实扶。
  自2002年以来, 中国中铁先后在文明瑶族乡、 南洞乡、 集益乡、 暖水镇等乡镇捐资819余万元, 援建学校8所, 捐赠助学款260余万元, 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907名; 先后八次共捐资近45万元参与全县冰灾、 水灾等赈灾救援行动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由中国中铁工会捐资50万元修建的朱家村安全饮水工程, 使800多名村民受益。提起中国中铁时任驻村第一书记李博, 村民们纷纷翘起大拇指点赞。中国中铁团委在全县征集50名贫困家庭学生 “微心愿” , 帮助孩子们圆梦。双方团委联合申报的 “五彩梦想接力行动—中铁青年关爱罗霄山片区贫困孤儿志愿帮扶项目” , 从全国129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获评2019年度全国青年社会组织 “伙伴计划” 征集活动五星项目。
  作为现任挂职干部的派出单位—中铁广州局积极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公司工会和团委对汝开展 “一对一”爱心结对帮扶活动, 广大员工踊跃参与,募集爱心善款20.35万元, 帮助该县407名孤儿学生、 残疾学生和困难家庭学生;2019年6月28日, 中铁广州局党委一行40余人赴汝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与马桥镇外沙村结对, 并为外沙村小学捐赠图书和体育用品; 公司团委和汝城团县委联合组织开展以 “展现大湾区央企担当, 情暖学子助成长” 为主题的圆梦励志行活动, 汝城县30名家庭贫困、 品学兼优的初高中生赴广州开展为期三天的公益夏令营, 助力他们奋进成长; 挂职干部积极发动单位党员, 为4所村级小学337名学生募集近700套校服。
  2019年, 中国中铁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捐助2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 投入35万元帮助南洞乡中心小学完善相关设施; 援助40万元建设大坪镇坪湾村和文明瑶族乡姜阳村机耕道, 助力当地楠竹产业和水果产业快速发展; 积极参与 “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 活动, 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
  一笔笔善款, 一件件义举, 一年年帮扶, 点点爱心, 汇聚洪流;“搭帮中铁” , 怀揣感恩, 在 “半条被子” 故事的发生地—汝城县, 脱贫摘帽后的老区人民正信心满怀,为建设 “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 的幸福汝城阔步前行。 朱光远 邓生祥


  图①通过实施“人人有技能”培训工程, 中国中铁精准帮扶当地贫困学子进行电工、 焊工、 挖掘机、铲车和厨师等专业培训, 解决就业难题。图为校园厨师培训现场。


  图②中国中铁通过产业帮扶,带动汝城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图为当地茶农正在花园采摘茶叶。


  图③中国中铁在马桥镇外沙村小学开展 “五彩梦想” 接力计划暨中铁广州局 “爱心校服” 捐赠公益活动, 推动教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