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19日
大铲湾旁远方的家
—中铁七局三公司深圳妈湾跨海通道项目文化建设侧记
文章字数:1,025
  深圳, 曾经的小渔村, 因改革而华丽蜕变。40年间,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中, 这里成为了开风气之先河、 创新创富的热土,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奇迹的展示窗口。
  如今, 中铁七局三公司的 60 余名 “家人们” 汇聚于深圳大铲湾, 将在高楼环绕的海湾之下开凿出深圳第一条海底隧道, 为打造深圳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 助一臂之力。
  3 月 6 日, 该项目荣获股份公司 2019 年度 “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 称号。在中铁七局 “家文化” 的庇佑下, 项目部员工在这里舒心惬意地生活、 斗志昂扬地工作, 真正让 “以企业为家庭、 视员工为亲人” 的理念成为现实。
  赵松, 90后, 妈湾项目的工程部部长, 略显内敛的他统领着一帮同样年轻的90后, 如今他们已成为工地上最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张志军劳模创新工作室” 是技术人员的 “高峰论坛” , 以经理张志军为首的 “精英大佬们” 时常在这里展开唇枪舌战和脑力风暴。他们思想碰撞的成果—装配式道路、泡沫轻质土、 数字化北斗定位系统、 高强度轻质性钢塑模板、 智能激光整平等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让项目施工生产如虎添翼、高效推进。
  土木工程师们, 实际上 “不土也不木” ……每当夜幕降临, 远处的港口灯光微黄, 篮球场上PK大战如期上演, 挥洒汗水、 身体碰撞, 年轻人在竞争中释放精力、 收获友情。
  深圳, 上演 “春天的故事” 的地方, 基层党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党员干部争当模范先锋,这些都是项目部屡立战功的力量源泉。党支部书记张德海是这临时大家庭的 “长兄” , 按照家文化宗旨 “关爱小家、 共建大家、 报效国家”的逻辑, 他不仅要照顾好大家的衣食起居、 更需关照他们的思想和心理。
  项目双职工宿舍让拖家带口的家人, 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柴米油盐的平常生活对身在异乡的他们也显得弥足珍贵。
  初来乍到新成员小蒋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 “成长的烦恼” 。在她每一次难过的时候, 张书记和李姐语重心长的话语, 都能让 “心灵驿站” 成为温暖心灵的港湾。抖擞精神的小蒋,又在妈湾项目家文化展示厅里笑靥如花, 展示出项目部青春靓丽的一面。
  青年员工的婚恋问题也是张书记操心的重点。在他的撮合下, 赵松结识了小谢, 但他们也只有忙里偷闲, 在这繁华都市里谈论明天。看着远处的大厦, 他们都知道还有很多班要加……
  说到加班, 不得不说在妈湾项目的独家料理, 加班饭—西红柿鸡蛋面。面条软硬适中, 爽滑弹牙, 西红柿香甜, 鸡蛋嫩滑, 赵松每次都能吃两大碗……
  四海为家的建设者, 在深圳拥有了远方的家, 一个临时的却无比温馨的家。为了这个家和公司大家庭乃至我们国家的美好明天, 他们都早已下定决心 “撸起袖子加油干” 。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