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敢拼实干攻克“毒气洞”
—中铁十局大临铁路项目部红豆山隧道施工纪实
  2019年12月25日清晨, 红豆山隧道进口的鼓风机开足马力, 向隧道内3公里深处的掌子面输送着新鲜空气。中铁十局大 (理) 临 (沧) 铁路项目部副经理李冬冬和几名项目部管理人员戴上防毒面罩, 再次前往掌子面检查。
  “隧道进口到一号斜井的掌子面还差3米多就要贯通了, 今天上午是最后一炮!我们将最终战胜红豆山隧道这个 “毒气洞” !李冬冬给大家打着气, 脸上难以掩饰内心的欣喜。 
  

“在哪里跌倒, 就在哪里爬起来! ”

  滇西边陲无量山下, 澜沧江边, 大临铁路在群山中蜿蜒向前。它北起大理站, 跨越澜沧江进入临沧市, 全长202公里, 设计时速160公里。全长10.6公里的红豆山隧道为一级高风险隧道, 也是大临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2017年6月21日清晨, 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响从一号斜井口传出, 红豆山岩层深处, 千万年间蕴藏聚集的一个高压气囊突然冲破掌子面岩盘, 巨大的冲击力将隧道开挖台车冲出去十多米远, 造成安全事故。灾难突然袭来、 毫无征兆, 项目部多位管理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 工人们不敢进洞, 有的甚至选择了离开。红豆山隧道1号斜井封井一个月, 施工陷入停滞, 项目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走还是留?项目部负责人李冬冬和其他建设者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不想当逃兵。我一直在对自己说, 要给所有受伤的人一个说法!在哪里跌倒, 就在哪里爬起来! ” 李冬冬和同事们用行动说话, 他们选择在大山里扎根, 在隧道深处顽强掘进。 
  

“困难再可怕, 信心不能倒! ”

  为推进项目建设, 十局成立了集团公司直管的大临项目部, 十局西北公司总经理赵宇临危受命被调往临沧, 担任项目经理, 同时到任的, 还有党工委书记杜建军。
  总要有人对洞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项目部出台了新制度: 领导跟班作业, 带头进洞。赵宇戴上防毒面具, 背起氧气筒, 带队进洞观察判识掌子面围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采集围岩岩石样本, 抽取地下水水样进行化验。杜建军则组织项目员工交流谈心, 加油鼓劲。“说实话当时我也害怕, 往里面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 但是困难就在面前, 不克服恐惧感就无法迈过去。 ” 赵宇说。
  项目部邀请了中铁二院、 西南交通大学国内地质行业知名专家到现场勘察。岩石、 水样化验分析之后, 数据令人震惊, 硫化氢、 一氧化碳、 氨气、 甲烷……风光旖旎的无量山脉深处,红豆山隧道洞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竟达8种之多,成分极其复杂, 浓度很高。“有害气体的压力非常大, ” 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苏培东说,“高压有害气体的危险性, 甚至超过了其浓度的危害。 ” 这些含有毒有害气体的岩层, 分布范围极广, 仅极高危害区域, 就达5764米, 占红豆山隧道总长的一半以上。在非煤系地层中遇到 “气体暴突” , 在国内工程施工中尚属首例。“这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知。 ” 西南交通大学安全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坚说。有害气体浓度高,“高压气囊” 分布不均匀, 施工中如何进行实时监测、 预警和安全防护, 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可循。“当时状况很艰难,凝聚人心更是艰难” , 回忆起当时的困难局面,巨大的压力仍然让杜建军觉得有些喘不过气。

“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就自己干! ”


  该如何解决眼前这一系列技术难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那就自己干! ” 项目部找到生产气体检测设备的厂家, 专门研制了一批“手持式气体检测仪”“固定式气体监测设备”等新型高灵敏度、 宽监测幅度的有害气体监测设备。为了实现掌子面实时检测、 洞外实时监测预警以及8种气体同时监测和长距离的数据传送难题, 项目部经过反复试验, 终于成功运用无线网络, 将掌子面的气体监测数据完整、准确地传输到几公里外的洞外监控室。“现在掌子面的气体检测数据只要一超标, 洞内洞外监测设备就同时自动报警, 现场施工人员可以马上撤离, 洞外可以迅速组织抢险。 ” 赵宇说。
  有了科技保障, 工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战胜困难的信心倍增。在其后的两年多时间里, 项目部共施作超前水平钻孔13000多米,增加大功率通风机9台, 配置发放防毒面具900多套。在隧道内布设消石灰液体喷洒设备, 安装监测探头、 报警器1200多个, 布设信息传输光缆8000多米, 这些治理洞内毒气的措施, 有力确保了施工安全和生产进度目标同步实现。两年来, 建设者成功 “降服” 了10多个高压气囊, 寻找到了解决 “气体暴突” 的有效办法。气体监测设备、 检测频率、 预警限值的标准, 正常施工方案、 应急抢险措施……项目部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标准, 形成4项施工工法、 10项专利, 成功解决了高浓度、 高压力有毒有害气体隧道的施工难题。在“有毒有害气体隧道监测和控制” 方面, 中铁十局已经成为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的制定者。
  2019年12月25日, 随着一声炮响, 红豆山隧道斜井和进口贯通; 12月28日, 红豆山隧道整体掘进已突破7000米。赞誉的掌声传来, 群情激动。“ ‘实说实干, 敢拼敢当’ , 这就是我们大临铁路的精神! ” 党工委书记杜建军说,“我们在建设一条人们回家的路, 也是一条奔向远方的路。 ”
  太阳渐渐滑落到西边的山后, 夜的帷幕渐渐拉开, 山风开始怒号。在红豆山隧道曲曲折折的施工便道上, 工程车辆的灯光就像萤火虫一般点缀着山间夜色, 施工现场繁忙依旧, 洞口风机轰鸣, 掌子面机器声不绝于耳。建设者们知道, 只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刘宏志 李卿 沙丽娜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 邮编:100039 电话:010-51878771 传真:010-51878043 邮箱:crecg@vip.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8223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