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8日
培育好家风 涵养好作风
文章字数:845
 

□左新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 家风涵养作风、 折射党风、 关乎政风、影响民风。建设、 传承、 培育、 弘扬良好家风, 以纯正家风涵养良好作风, 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
  家风俗称门风。 《颜氏家训》 中说:“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 家风关联着党风政风, 它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 是透视党风的一个窗口; 自觉处理好党性与亲情、 家风与作风的关系,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 传统习惯、 为人之道、 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 颜之推 《颜氏家训》 、 诸葛亮 《诫子书》 、 朱子 《治家格言》 、 《傅雷家书》 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 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故事, 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 莫饮过量之酒” 等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培育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 对子女和家人有利, 也悄然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 我们的衣食住行、 待人接物, 为人处世, 孝老敬亲, 大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在子女成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且家风是无论何种学校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一种教育,好家风让整个家庭与子女都受益。好家风也会带动好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好了, 风气正了, 更会惠及到每个人。千百种家风联系在一起, 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 表达着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
  良好家风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软实力。“清白家风不染尘, 冰霜气骨玉精神。 ” 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抓好家风建设, 做到家风正、 作风淳, 以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 民风社风的不断改善, 构建和睦家庭, 共建和谐企业、 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