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8日
借鉴古人智慧 提升安全意识
文章字数:888
  
  

􀴁李辉

  正值年末冬季施工, 各单位广泛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冬季生产安全培训, 进一步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鉴古思今, 古人言论里也有不少涉及 “安全” 主题的内容, 其中蕴含的质朴哲理在今天看来依然让人深受启迪, 同时也为我们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有益借鉴。
  汉代荀悦在 《申鉴·杂言》 中说:“进忠有三术: 一曰防; 二曰救; 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 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 救次之, 戒为下。 ” 这段话的意思是, 在事情发生之前预设警戒, 这叫预防; 在事情刚出现征兆及时制止, 这叫补救; 在事情发生后进行责罚, 这叫惩罚。预防为上策, 补救属中策, 惩罚是下策。此观点与 “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不谋而合。安全生产, 一定要以预防为重, 等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再进行补救和问责惩罚, 为时已晚。而抓好事前防范, 最有效的方法是依靠科学完备的安全生产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保证施工生产各个环节的合规合法,才能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汉代刘向在 《说苑》 中说: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 祸患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事情初期的怠惰和松懈, 此观点强调了要避免 “积重难返” , 凡事抓小抓早的道理。一方面, 应做好安全隐患排查, 通过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明确安全隐患排查奖惩措施, 充分调动项目员工参与安全隐患防范、 排查、 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项目部要因地制宜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题培训, 提升员工安全隐患排查、 消除能力, 真正实现隐患能发现、 发现能解决, 切实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唐代杜荀鹤在 《泾溪》 一诗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险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 小沟小河乱石多, 水流湍急, 所以人们都非常谨慎, 一年到头也不曾听说有人淹死, 反而在水流平缓看似没有危险的地方, 却经常听说有人被淹死, 这深刻反映出了麻痹大意的危害。施工生产中, 麻痹大意造成事故的案例数不胜数。项目部要坚持不懈抓好员工安全生产教育, 不断创新、 优化教育方式, 鼓励员工坚持学习、 常学常新, 以此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时刻绷紧 “安全弦” , 从而营造人人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