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敬 中铁广州局三公司
在20岁的那年盛夏,我一头扎进成渝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从此开始了我难忘的工地时光。
1992年8月,四川隆昌县境内的成渝公路工地上,夏日炎炎,我们这群稚嫩的小伙子们被分配到20公里管段的各个工点,我被分配到一个叫狮子桥的工点。报到的第三天,工地上灌注一个墩身的混凝土,我们三个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分在一组,负责用一辆手推车从桥头把混凝土推到50来米远的桥墩位置。刚开始还挺美,三个人推起手推车在竹夹板通道上颤颤悠悠一路小跑。半天时间很快过去,初来乍到的新鲜感荡然无存,中午的太阳高悬碧空,一丝风都没有,汗水犹如涓涓细流,沿着安全帽和头发之间一个劲地往下流,两只腿就像灌了铅一般,50来米的距离让我们觉得是如此得远。终于熬到晚上换班,回到宿舍后什么都顾不上便一头栽倒在床上,第二天早上醒来,身上的筋骨没有一处不是扯心扯肝的疼,手上的血泡火辣辣的,脸上被太阳晒掉皮的地方摸一下便钻心的疼。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我们,依然奋斗在祖国每一个角落。
2001年6月29日11时35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青海格尔木南山口施工现场宣布:“青藏铁路全线开工!”沉睡了亿万年的雪域高原顿时沸腾起来,亘古荒原上四处吹响了攻坚克难的号角。一转眼就在工地生活了十个年头的我,有幸成为鏖战世界屋脊的一员。
我们的施工管段在玉珠峰下,距离格尔木150公里,与青藏公路赫赫有名的昆仑山口仅相隔四五公里。时值盛夏,蓝天白雪交相辉映,平坦的青藏公路玉带般延绵远去,公路旁不时有几只肥硕的兔鼠探头探脑的打量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好一幅天高云淡的画卷。
当时我们的施工任务仅仅是一个车站,2座大桥,3座中桥,12座小桥,混凝土圬工量不足2万立方米,加上几座涵洞,几公里路基,这点工程量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值一提,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但在海拔4600米,常年低温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上,当时的难度堪比登天。别的不说,光是强烈的高原反应就把人折腾得够呛,让人头昏脑涨,步履飘忽;让人吃不下睡不着;让人站着想蹲下、蹲下想躺下、躺下又难受得想站起来,多少壮汉,皆被折腾得弯腰喘息满脸苍白。“年无春夏日有四季”的天气变化更是令人防不胜防,明明是艳阳高照微风轻拂,眨眼间冰雹夹着雪花劈头盖脸倾泻而来,所以棉衣棉帽也成为盛夏时节去工地的必备装备。真的要高声赞美我的工友们,他们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在大自然面前扬起了高昂的头颅,始终秉承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理念,高质量完成工程。
26年的时间,东西南北四处奔波,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到首都北京的地铁,从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地铁到渤海之滨的哈大高铁,青丝转眼变成白发,那些难忘的岁月,在我心中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