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雨季即将到来,大家要做好各项准备,迎接我们的老朋友。”5月下旬,在中铁上海局玉磨铁路站前14标四分部会议室,项目部正在研究施工现场噪音防治工作。该标段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原始森林深处,人迹罕至,专题研究施工噪音问题让人不可理解。但对于项目部来说,这却是一年一度的例行会议。因为,野生大象群又要来了。
建设“绿色和谐线”
玉磨铁路站前14标位于原始森林深处,自然风光迤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宝贵,是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的重要区域,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
在前期踏勘时,项目部从当地居民处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该项目部施工和生活驻地是野生大象的觅食和饮水地点,常有野象出没。野象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是当地傣族人民的吉祥图腾。对这一信息,项目部全员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可以见到传说中的野象,紧张的是如何做到施工环保两不误。为此,建设伊始,项目部就提出了建设“绿色和谐线”的响亮口号,制定专项方案,组织项目人员查阅相关资料,邀请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专题讲解,全面了解野生大象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区域,大力提升项目全员对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意识。“虽然在原始森林深处施工,但我们安全文明、绿色环保施工的标准比城市核心区的标准还要高。”分部总工程师文朝维感慨道。
与大象不期而遇
随着项目生产大干高潮的逐步掀起,项目部各项施工生产工作在密林深处稳步推进。而关于野象的担忧,也在参建员工心中慢慢淡化了。
2016年5月4日,项目部正在进行日常的土方填筑作业。员工们突然发现,100米外的一个天然小水塘周围有声音响动。几分钟后,几头大象带着小象陆续从林中来到水塘边饮水。见此情景,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启动了项目部制定的野象应急保护机制。一方面,第一时间停止了施工作业、关闭了机械设备,人员就地收缩在驾驶室内,尽量减少对象群外部干扰和刺激。另一方面,一边打电话向上级汇报,一边密切关注象群的一举一动。“象群缓缓地向挖掘机走来,其中一头大象围着挖掘机转了一圈,似乎在检查着什么,用象鼻仔细地嗅了嗅挖斗,我当时可是既兴奋又害怕。”挖掘机司机周斌说道。
事后,当地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对项目部赞赏到:“工程施工对大象觅食和饮水地点的环境保护如此之好,不可思议;施工现场遭遇野生大象没有发生冲突,不可思议。”
人象冲突的难题
伴随着象群觅食、饮水的常态化、固定化,如何平衡野象保护和产值进度成为摆在项目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铁路施工中,便道修筑、物资运输、机械运行、隧道作业等,不可避免地对大象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人象冲突时而出现。2016年8月,项目驾驶员段贵军驱车赶往施工现场途中,遇到野象出行,奔跑的车辆激怒了野象,大象向着越野车飞奔而来。山路崎岖,段贵军见状立即弃车而逃,才成功避开了大象的“追击”,而车辆却被掀翻在路旁的水沟里。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西双版纳野生象群数量持续增加,因其天然的“野生”属性和人类活动日趋深入,“人象”冲突风险越来越大。“当野生大象发怒追人时,你能跑过200米不被追到,就是短跑冠军了。”一位当地老乡这样说道。
生产进度的滞后和人身安全的威胁,致使参建员工与大象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甚至有人提议,请当地林业部门采取措施,对象群进行驱赶。
绿色施工的晴雨表
“是大象侵占了我们的空间,还是我们侵占了大象的空间?修建玉磨铁路是为了毁山坏水,还是为了造福当地人民,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傣族人民与大象和谐相处了上千年,我们短短几年,就要与大象水火不容吗?”项目书记邓力平在野生动物保护专项会议上的讲话回响在全体员工的耳畔,也扭转了项目员工的思想意识。“野象谷都不太容易看到野象了,我们这里还能看到,真的不容易。再破坏了,它们也许真的没有栖息之地了。”项目工程部长王永强说道。
随之而来,是项目部一项项更加强化更加细致的环保措施的落地实施。重新制定施工生产计划,避开象群觅食、饮水时间段,做到相互无干扰;严格规划临建设施,不影响大象的活动范围及迁徙路线;在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围挡和进出口,防止大象落入施工坑道;设置污水处理站,杜绝污染大象饮水区域水质;加大施工现场垃圾渣土清理频次,保护大象觅食环境;改善加工工艺,设置消声器,严格控制施工噪音,以免造成大象恐慌;积极收集各方资料,标注大象出没地点和行动轨迹,避免人象行动路线交集和冲突。
“我们就是要用野生象群的活动,作为检验我们绿色环保施工的晴雨表。”项目经理栗俊如是说。自2016年4月中铁上海局进场施工以来,象群已经连续两年在项目施工现场周围进行定期的觅食、饮水活动,人象和谐共处的动人场景,也已成为玉磨铁路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高洪全 李云宏 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