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01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摘要)
文章字数:5,811
  编者按: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向四做”要求。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殷切期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记协的工作部署,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于9月21日,在中国中铁总部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和经验。现将6家参会单位的交流材料摘要编发,以飨读者。 

   

践行四向四做做好新闻宣传

□《中国中铁》总编 程建伟

  作为企业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和《中国中铁》的总编,我与所有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一样,在仔细研读了习总书记讲话后,精神为之振奋,深刻认识到:《中国中铁》作为中国中铁党委的“宣传喉舌”,员工群众的“代言人”,更需要带头践行“四向四做”要求,做好表率。
  一、要在企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这与“四向四做”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一脉相通,为我们在深刻变化的舆论传播格局中认清方位、提高定力、站稳立场提供了明确指针。
  因此,《中国中铁》的宣传报道一定要体现党委的意志和要求,体现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工作中,要自觉发挥新闻宣传的导向作用,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股份公司和所属各企业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要结合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做好宣传教育、释疑解惑工作,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努力提高宣传效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生产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达到推动企业改革创新,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
  二、要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牢记使命,旗帜鲜明地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中国中铁》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鲜明导向凝聚推动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正能量,消减负能量。我们要把握好一个鲜明主题,把企业发展战略的宣传教育作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核心内容;倡导好一个价值体系,积极传播中国中铁先进企业文化,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恪守好一个基本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唱好一首正气歌,大力宣传员工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先进典型和善行义举,颂扬真善美,使企业上下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好一支队伍,强化从业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依法办报、文明办报、科学办报的行家里手。
  三、要在新闻宣传发展新趋势和满足读者精神文化新需求中,提升能力,与时俱进地坚持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这些深刻论述,为我们创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中国中铁报社除了订阅有关新闻业务的学习刊物,与行业报纸进行赠阅交流外,更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或“以会代训”的办法,加强新闻业务培训,以拓宽采编人员的视野和专业水平。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中,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编辑人员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内容,通过改文字、制标题、设版面,用强烈的版面语言凸现自己的组版意图。我们还及时开辟新的专栏。通过栏目的固化或创新,提高了舆论引导力,增强宣传覆盖面,丰富报纸版面,更好地吸引了读者。
  四、要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中,面向基层坚持“走转改”,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着眼点是面向基层,解决“向下”和“贴近”的问题,这不仅与“四向四做”中“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要求相一致,还是我们党整顿文风和践行群众路线的精神传承。
  多年来,中国中铁报社在人手紧张、业务繁忙的情况下,仍然不定期地抽出人员,利用周末或假期休息时间赴基层单位开展通讯员培训、面对面交流等活动,或深入个别重大项目进行采访报道,得到了基层单位与广大通讯员的一致好评。仅2016年,编辑就赴一线采访38次,主笔或指导帮助各单位撰写深度报道160篇;下基层讲课15次。通过“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新闻更接地气,也让不少好作品脱颖而出,受到读者喜爱。今后我们还将坚持这一做法,并不断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富有成效。 

  

躬身力行做合格新闻工作者

□中铁一局《铁路建设报》记者 侯若斌 牛榮健

  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对新闻从业者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寄予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在新时期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核心。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四种意识”;要坚持践行马上就干、钉牢钉子、认真负责、激情创业、敢于担当的“五种精神”,讲好一局故事,传播好员工心声;要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铁一局“追求卓越就是我们的人生品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树立正确的新闻志向,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要坚持通过多看、多学、多研究优秀新闻作品,提升自己的表达力和专业性,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要坚持通过以人民为中心,以讴歌人民为工作取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我们要想成为新时期下的合格新闻工作者,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只有静下心来,怀揣不为名利所动之心,彻底地转作风,坚决地改文风,才可能写出以人民、以事实为中心的好作品。近年来,《铁路建设》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报社共有60余篇作品在中央或省级新闻机构评选中获奖,同时《铁路建设》连续8次获得全国工程建设行业报刊“金页奖”。 

  

让“四向四做”成为职业标杆

□中铁六局党委宣传部 尚玉凯

  近日,我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不仅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脉相承,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新时期的企业新闻工作者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当前,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作为新时期的企业新闻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践行“四向四做”,把思想统一到“四向”要求上,把行动落实到“四做”目标上,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为根本,努力争做“四有”新闻宣传工作者。一是要做有广阔视野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要站在时代高度思考问题,要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合拍;二是要做有担当意识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主动作为;三是要做有创新能力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创新理念,深入思考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四是要做有工作激情的新闻宣传工作者。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以“四向四做”为职业标杆,以争做“四有”新闻宣传工作者为奋斗目标,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全力打造具有六局特色的新闻宣传媒体,用突出的新闻宣传工作业绩,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正能量,为企业砥砺奋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中铁七局《中原建设》编辑 陈文菊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并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来4点希望,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作为中央企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是必须的。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和人民为主的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讲好央企故事,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办报方针。而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新形势下,新事物、新现象、新观点不断涌现。如何运用新技术,拓展新渠道,抢占新阵地,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等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我素质,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抓住机遇,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等都是新闻工作者应恪守的职业操守,勿忘人民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永恒主题。只有反映人民呼声、贴近人民生活的作品才能赢得读者的共鸣,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作为央企新闻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也就是我们在办报的过程中我为什么要求大家要一直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只有把新闻事业的根牢牢扎根在基层,坚持与人民心贴心,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才能写出有温度、反映时代力度的好作品,才能担当重任,完成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们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都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主动开展决策调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者,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舆论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我们在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的同时,不仅应该深刻挖掘新闻舆论工作的价值,把真实的、新鲜的内容展示给大家,更应该唱响主旋律,释放正能量,牢记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使命,为人民放歌,为时代书写。 
  


为企业改革发展“鼓与呼”

□中铁二院党委宣传部 郑馥璇

  我是中铁二院的一名新闻宣传工作人员。从业以来,我和新闻同行们一同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忠诚地见证了企业改革发展的每一步脚印,真实地记录了中铁人奋斗进取的每一份执着。我愿秉持一名记者的初心,紧跟企业前进的步伐,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上所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定理想信仰。在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中,“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了首位。多年来,我们的企业面临过各种困难。实践证明,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跟时代步伐。而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仰,才能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才能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投身企业发展。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业务学习。作为一名记者,我们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不仅要在实践中磨炼能力,更要全方位了解企业的中心工作。当企业走到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当企业出台新的重要方针政策,当企业在突发事件等危急关头……身为记者的我们理应是站在宣传阵线前沿的第一人,勇挑重担。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从而为推进企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舆论阵地。报纸、橱窗、展板和期刊,这些是我们企业传统的新闻宣传平台。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新的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宣传平台和载体的不断丰富,一方面让我们企业的舆论阵地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既要开辟更多的传播途径,也要及时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更新、更灵活的思路和方法,去适应各个不同媒体的宣传风格和传播节奏。
  2017年,是我进入中铁二院的第九年。九年的时光,对于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来说,不过是弹指一瞬;而对于一个有志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段意义非凡的蜕变与成长。愿我们中铁新闻人能永远坚定、坚持与坚守信念,持续向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好“鼓与呼”,见证企业在时代发展中更加绽放光彩和魅力。 
  
 

搞好新闻宣传责任重于泰山

□中铁电气化局《电气化铁路》编辑 洪宇

  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在我们新闻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篇重要讲话不仅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我们办好企业报、搞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我认为,新闻宣传工作犹如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责任重于泰山。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坚持在引领社会正确思潮上做到一马当先,在回应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挑战上做到一剑制敌,在推进媒体的融合发展上做到一体发声。无论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怎样变化,企业报纸、杂志、多媒体等坚守党和人民立场的宗旨不能变,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也不能变。
  企业报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只有通过走下去、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说真话,才能发现员工们身上的闪光点,才能用普通人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中铁电气化局党委结合实际,提出“走项目、做事实、转作风”办报方针。坚持“走做转”的原则,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我们新闻从业者不能一昧地坐在办公桌前编新闻,要建立起主动走出去的工作机制,既要深入火热的施工一线,获得最真实的素材,又要广泛接触不同的员工群体,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将事实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通过新闻报道,用正能量和正确的方式展现出来。
  我们在办报时,还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为中心,抓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降本增效、技改技革、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深化改革、党建思想政治等方面工作的亮点,以消息、通讯、图片、言论等进行报道,吸引员工及家属的眼球,把企业当前想干什么、在干什么、努力的方向传递给员工及家属。企业每一个发展时期,除中心工作外,都有一定的工作重点,有些重点也是工作中的难点、焦点。对此,我们都详细策划,并在相应的版面开设专栏进行宣传。我们报纸的信息大多数来自基层、来自一线,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员工。对此,报社加强了对通讯员的培养工作,要求各版编辑必须培养3名以上的骨干通讯员。报社编采人员利用到基层采访的机会,加强与骨干通讯员的沟通,采取为通讯员定题采访或合作采稿的方式,提高通讯员的采写能力。这样做,不仅能使骨干通讯员队伍不断扩大,还能增加稿件数量,提高稿件质量。此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报社编采人员只有与时代接轨,才能实现报纸与网站、微信等新媒体的信息共享,这样才能提高报纸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