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3日
行走的团圆
文章字数:861
  □张欣 中铁六局天津铁建
 
  土鸡、土鸡蛋、蘑菇、木耳、血肠、豆包……看着弟弟像变魔术般拿出这“行走”了3000公里还带着冰碴的“礼物”,我一时间竟红了眼眶。自从上大学离开家,10年里,我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母亲惦记我,在北京上学的弟弟自告奋勇地充当起运输“小工兵”,我们一家人就用这样“行走”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次的“团圆”。
  不记得第一次离家上学的心情,但是,记得第一次吃母亲给我带的咸菜的味道。高中上学时,我第一次离开家住宿在学校,为了每顿饭能节省点花销,也为了能让我多吃到肉,母亲特意为我带上了她做的野鸡肉咸菜。那时,家里的肉鸡都舍不得杀,母亲却为我淘到了家养的野鸡。鲜嫩的野鸡肉加上爽脆的芥菜丁,那是妈妈专属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从此,我的课桌里多了一个玻璃罐,看着咸菜日渐减少,我知道周末终于要“熬到”了。
  大学里每学期开学的那几天,宿舍总是被全国各地美食的味道所充斥。燕子带来山西的老醋,够我们吃上一学期;阿陪带来唐山的蜂蜜麻糖,甜掉我们的牙;曼曼带来河间驴肉火烧,让我们大快朵颐;而我带的锅包肉、酸菜馅饺子,也受到了热捧。在宿友的赞不绝口中,母亲高超的厨艺让我与有荣焉。而接下来的日子,是对乡味垂涎的期盼,是和母亲报平安电话里的撒娇,更是对下一次团圆的无限期待。
  结婚后,团圆对于我不仅是每年一次的聚首,更是妈妈专属味道的“复制”。从此,我们的小家,有了腌酸菜的大缸、有了东北冷面的调料……从第一次腌酸菜的失败,到成功后挨家送去尝鲜;从第一次做锅包肉的手忙脚乱,到成功后的色香味俱全……但是,我始终感觉自己做的没有妈妈做的地道。
  是啊,那样的味道怎会轻易被“复制”,因为那味道里,有妈妈灶台前忙碌的喜悦,有一家人围桌而坐时的欢声笑语……
  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出差在外的我有了新的习惯,那就是将全国各地的美食“搬回家”。北京的稻香村、南京的盐水鸭、宣城的小龙虾……我也开始用行走的方式,迎接和家人一次次团圆的喜悦。虽然美食众多,我的孩子却独爱我做的羊蝎子。她的喜爱里面,不仅有对美食的热爱,更包含了对我的依恋。
  我知道,我成了她的“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