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可谓是现代省会城市的标配。6月26日,石家庄人民总算圆了自己的地铁梦——1、3号线开通试运营。
其中,1号线的建设仅用了4年时间,比计划工期提前半年。在我国,一个城市的首条地铁建设时间一般在五六年,石家庄地铁建设无疑是快速的。
在这快速的背后,是中国中铁1个投资公司、15个施工单位、1个物资供应单位近万名员工的付出。而这付出,被石家庄人民深深铭记着。
2016年公历新年刚过,参建石家庄地铁1号线的中铁人意外地收获了一份荣誉——2015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群体)。没有广告宣传,没有拉票,这是市民通过网络、信函、微博、微信等方式自发进行的提名和投票。为了“石家庄人民早日坐上自己的地铁”,中铁人早已用“铁军”的精神、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无声地感动了整座城市。
石门有匠满天星
人如其名,杨科学从事着技术工作,担任石家庄地铁1号线13标(中铁建工集团)项目部副总工程师。
“施工前,技术人员和安全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每天7点布置全天工作时,杨科学总这样强调。
2015年6月,正是大干快上的黄金季节,然而施工却因外墙保温材料而陷入困境。原设计为改性酚醛保温板,燃烧等级为A级,但市场上该材料基本为B1级,无法满足防火要求。这个问题在其他标段也存在。杨科学在市场上找来复合硅酸镁铝、聚氨酯、界面增强岩棉等多种材料的保温板,进行送检复试,并做出样板段探索研究相关工艺和工序,反复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经过近1个月的攻关,项目部最终发现使用界面增强岩棉板可达到设计要求。材料问题的解决,也为其他标段的施工树立了标杆。
熊波2013年6月来到1号线11标(中铁一局),别看他个头不高,看起来普普通通,他可曾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等多种荣誉。他在11标负责机电工作。每一次上级或业主来工地检查,都会对他负责的工作的规范性赞不绝口。他在每一台配电箱上都明确标注使用单位、用途、责任电工、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给配电箱每一条电缆首尾端都装配电缆标识牌;对每一个空开、漏保都标明用途……他制作的开关箱里的线路横平竖直,灯光距离均匀,美观整洁。这些配电细节花钱不多,但每每却能给人以震撼。熊波说:“可能我做得不是最好,但我是用心在做,认认真真在做。”
是的,用心、认真,讲科学,正道出了石家庄地铁1号线成为优质地铁、平安地铁的真谛。
白天不懂夜的黑
有过城市施工经验的人都知道,大型载重货车白天是不允许开进市区的,项目部只有利用晚上运送吊卸设备及钢轨。轨道正式开铺后,项目部白天也只能拼装轨排、铺设轨排,等到晚上混凝土车能跑时才能打灰。
袁义萍是1号线16标(中铁一局)项目部北宋基地的铺轨队队长。刚开始进行基地建设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住宿时十几个人只能挤在一间临时租赁的十几平方米房子里,夜里休息不好。起初,他们白天晚上循环作业,但没过多久,有些同志体力明显吃不消了。袁义萍见此状况,说了一句“夜班我来干”。自此,晚上的北宋工地就多了一个“夜猫子”。仅用20余天,北宋铺轨基地就完成了建设。2015年8月25日,基地率先达到铺轨条件并顺利完成了石家庄地铁1号线第一节轨道铺设。
随着铺轨走上正轨,也就到了中秋、国庆。袁义萍在排节日值班表时,“当仁不让”地将9月27日(中秋)到国庆给自己全部安排了夜班。
石家庄地铁1号线全部是地下线。“天不亮就跑到地下施工,回到地面时,已是黑夜沉沉。最大的愿望是美美地晒上一天的太阳。”通车前一天,一位中铁小伙子对前去采访的中青网记者说。
心中永痛工程人
当家庭与岗位都需要的时候,中铁人往往选择了岗位。对此,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正是这铸就了中铁人的奉献精神,也是中国中铁传承已久,不变的企业精神。
屈军平2013年担任1号线04标(中铁北京局)项目部常务副经理,2014年任项目经理。现在仍然兼任石家庄地铁1、2号线和北京地铁项目经理,已是中铁北京局三公司副总经理的他总是不能忘记,2013年冬天,在老家的父亲被查出肺癌。那时母亲走路已经需要拄着拐杖,作为家里的长子,理应回去侍候。而当时石家庄地铁刚刚开工,工作千头万绪,更重要的是中铁北京局第一次进入石家庄建筑市场,必须将企业品牌树起来。屈军平只好和在上海的姐姐商量,请姐姐照顾父亲。天有不测风云,不到两个月,大夫下了病危通知书。当屈军平赶回霸州时,父亲已经撒手人寰,临终未能一见。父亲走后,母亲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就更差了,2015年肺部患上疾病,家中无人照顾。屈军平也想陪陪母亲,于是将母亲接到石家庄住进重病监护室,请了一个护工白天帮忙照顾,晚上就到医院陪母亲。然而,因为病情恶化,母亲也去世了,终年才66岁。
这些,成了屈军平心中永远的遗憾和痛,作为儿子,他守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时间太短。而作为父亲,在年幼的女儿最需要爸爸的时候,他却也没能在女儿身边。那一次,平安大街站开挖时发现水囊漏水,如不马上堵漏加固处理,将对隧道、主干道路等造成危害。屈军平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奋战在抢险现场,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多。当时谁也不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前一天下午赶到工地探亲,女儿得了急性肠炎,正发着高烧。
4标项目部受到业主、地方政府、上级组织等表彰近30次,并获得奖励近80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和中国中铁“红旗项目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危急时刻挺在前
2016年,石家庄一场特大暴雨“拷问”了中铁人。7月19日晚,强降雨导致市区严重内涝,石家庄地铁1号线多个标段防洪告急,广大员工连夜投入抢险之中。
20日10点多,一通石太铁路线因暴雨造成山体滑坡,部分路段被掩埋,需紧急驰援的电话让抢险了一夜、仍在防洪的中铁人陷入了两难。
然而,险情就是命令,没有犹豫。1标项目部(中铁上海局)总工刘中心立即组织抢险人员62人,携带工具和救援物资于14时赶到离石家庄站19公里处的获鹿站,与同为支援的武警部队汇合,乘坐轨道车赶往受灾路段。由于地处山区,道路艰险,救援队行至一半时不得不弃车。面对还有7公里的崎岖山路,刘中心当机立断,与全体人员一起穿上雨衣,急行一个半小时,在傍晚赶到石太线南张村附近的受灾路段。这时,大部分员工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了20多个小时,但顾不上休息,他们立刻投入抢险。天黑了,山里没有探照灯,协作队伍班组长孙洪增带着大家一起摸黑用手搬运石块,手掌被划破了多处也不在意。
21日2时45分,当驻地部队按照统一指挥过来换岗的时候,抢险队已经将周边掩埋线路清理完毕。刘中心瘫坐在铁轨上,脱下雨靴,才发现脚上磨出3个水泡。
20日11时,9标(中铁三局)项目部在调整了自己项目防洪力量后,组建了一只由共产党员、管理人员参加的50余人抢险队乘坐轨道车赶赴受灾现场。他们被滞留在井径车站,排除周围险情后,他们在轨道车上停留了一夜。21日8时30分,他们赶到现场开始抢险。
22日4时,石太线抢通。
负责任,有担当,中铁人在石家庄填写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兰溪 夏天 刘艳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