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5200余米的克古拉垭口,一辆工程车和一辆小车缓慢行驶在新建的国道562线上。天空下静得只能听见发动机的声音。
“下车干活了!”三四个小伙子迅速下车,拿着检测仪器开始测量、记录。此时,山上的气温零下20度左右,呼呼的冷风不断吹打着他们的脸和手。十多分钟后,他们钻进车里取暖休息,另一拨人下车替换他们继续测量……
克古拉垭口位于西藏那曲和日喀则交界处,海拔达到5200米以上,属于藏区中的高海拔山脉。这里是生命禁区,荒无人烟。中铁科研院西南院桥梁公司检测团队在这里从2016年10月1日正式入场开展各种重大检测,至12月20日凯旋,坚守近3个月,胜利完成了国道562线克古拉垭口至普当段工程交工前质量鉴定检测任务。
15分钟换休一次
国道562线分为申扎至克古拉垭口段、克古拉垭口至普当段、普当至南木林县段。此次检测的克普段内有21座桥梁、52道涵洞等,是三段中道路最为艰险、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一段。
在高原检测到底有多难?此次交工检测的负责人袁浩说,在海拔4000米以上位置,羽绒服都透风,根本没有用。工人们外边穿带羊毛的皮衣、皮裤,里边还要穿两层毛衣毛裤,头上戴棉帽和风镜,脚上穿军靴。即使这样,大风带着雪粒打在脸上还像针扎一样疼。戴上口罩,呼出的气结冰不透气,只好把鼻子和嘴露出来,鼻子和嘴周围一会儿也全是白冰,分钟就得换一次人,因为测量不了几分钟,人就会冻得跳起来。遇到晴天,紫外线强度极高,肉眼根本无法细看路面,钢尺、仪器的玻璃罩面等,只要是反光的物件,都会引起人眼的强烈不适。
如何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下确保检测者健康,又要确保检测顺利,是一项难题。2016年6月份,公司派人进入现场进行了前期考察,定下方案。公司要求检测团队人员“分批上、轮班倒”,并从总部增派检测员前来支援。他们15分钟换休一次,多人、多次、多时检测;让检测车与人之间不得超过15米,检测车里常备氧气瓶、血压计、药品等,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能在第一时间急救和送入医院。因藏区紫外线太强,强光极易引发急性白内障。为了确保检测数据,又保护人眼,检测者几乎脸贴地面,在阴影里细看数据,并且两人同时观测,保证数据准确。
每天900个蹲起动作
弯沉测量检验路基、路面施工是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是工程竣工前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
但弯沉测量对温度要求极高,测量标准为15摄氏度。温度过高过低,大风、雨雪天气都无法测出准确数值。西藏天气昼夜温差大,最高可达20度,弯沉测量严重受到影响。
为了收集正确的数据,检测人员提前关注日喀则天气。经过半个月的等待,日喀则预报天气好转,中午最高气温可达到11度左右。检测人员抓紧安排仪器设备、车辆称重、胎压量测、轮胎接地面积量测等标定工作。作业人员抢抓中午最高气温两小时,在温度适宜时立即启动测量。一旦温度出现正负3度变化,立刻停止测量。虽然这样限制了每日检测工作量,但却保证了数值的准确率。正式检测开始后,工人一边检测,一边监测现场温度。他们每天测量都需要步行七八公里,做九百多个蹲起(反复着蹲下看百分表读数做记录、再站起来继续往前走的动作)。大家的膝盖、脚踝大受损伤,而关节还要忍受寒风,常常让大家疼痛不已。尤其在高原工作,动作幅度不能过大,稍有不慎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呼吸困难,甚至会摔倒在地。每次前行,都考验着大家的毅力和耐力。他们这样一连工作了5天。
8米长梯上“换将”作业
2016年11月中旬,检测人员前往克古拉垭口段桥梁进行荷载试验。
大桥地处河谷地带,不满足操作条件,试验跨净空高,桥下边坡陡,大家只得在边坡开辟几平方米的工作平台,搭设8米长梯。一名检测员爬上梯子,准备到梁底安装传感器,可没两分钟,人就坚持不住了,他头痛欲裂、身体发抖。袁浩看到这种情况,立马将他换下,亲自上梯。寒风夹着雪花从河谷吹来,打得他身体瑟瑟发抖。为了便于操作,袁浩一把摘掉手套,徒手安装传感器。寒风冻得双手不听使唤,可他咬牙坚持到全部安装完毕。等他下梯时已经累瘫,想喝水,可是心发慌、手发抖,近在咫尺的水杯几次都拿不到手。
在克古拉垭口的两天,大家为了节省力气,最多交流的是一个“走”字,或者连话都省了,干脆一个“OK”手势。因为风雪和高原缺氧已经让大家嘴唇开裂出血、口唇乌青、头脑昏昏沉沉。
历经近3个月的检测,克普段检测工作胜利完成。公司为了方便项目人员和仪器的运输,拟派车进藏接回大家。项目全体人员表示感谢后,执意要自行返回,不给公司添麻烦。2016年12月20日,公司人员带着中型货车去机场迎接。他们远远看到的是,项目人员为了保证仪器的完好,节约托运成本,平均每人肩背手提9件以上仪器。瞬间,所有的人眼睛湿润了……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