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宁
伍军
王爱平
卓越
杨煜
许佑顶
罗朝廷
徐恭义
赵华
宁锐 “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长大隧道、装备制造、四电系统集成、新型轨道交通等技术领域,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奋勇拼搏、勇攀高峰的科技英模。
11月29日,中国中铁“十二五”十大科技标兵在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受到表彰。
李昌宁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中铁专家。2002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进入中铁一局工作。他主持并参与了京沪高铁等重大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及科技攻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国家专利12项、工法6项。主编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等系列著作9本、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6本,发表技术论文60余篇。个人荣获“全国优秀项目总工程师”“三秦人才”等荣誉及称号。
伍军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铁专家。“十二五”期间,他组织全局共获得11项詹天佑大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2项各行业协会奖,并取得12项国家级工法、110项省部级工法,512项国家授权专利;主持和参加编写的国家、行业标准有17项发布实施,为全局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个人也先后荣获第十三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中施企协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及称号。
王爱平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十二五”期间,他组织企业荣获鲁班奖2项、詹天佑大奖1项、国家级优质工程奖6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50项、国家级工法4项、发明专利4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7项,多次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称号。个人荣获铁道科技一等奖、中施企协科技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其他各类奖项,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技术创新先进个人”、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建筑业企业优秀总工程师”等称号。
卓越 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兼中铁隧道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生。他总结提出了胶州湾水下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上堵下排+径向注浆”的防排水理念;先后开发了洞内轻型井点降水、红外超前探水、TSS管固砂堵水注浆、超细水泥水玻璃绿色注浆材料,以及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机械化配套及装备国产化等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主持的多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中施企科学技术一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煜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为中铁建工集团在铁路站房、超高层建筑领域建立技术领先优势做出重要贡献。他主持的北戴河站、成都东站、国家图书馆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施企协科技特等奖、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一等奖及铁道学会等多项奖励。研发的“跨既有铁路线施工钢桁架运输安装定位台车”和“跨铁路线运输安装定位台车”获国家专利。被聘为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评审专家”、住建部绿色施工委员会委员。
许佑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从事铁路工程新技术研究,为建立企业技术领先优势做出重要贡献,为中国铁路“走出去”奠定了技术基础。“十二五”期间,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铁路科技开发计划、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科研项目8项,获省部级及股份公司科技进步奖25项,出版3部专著、铁路总公司标准1部;被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国中铁专家、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带头人。
罗朝廷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他是一位集科技创新、创业转化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隧道支护及湿喷混凝土技术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发明了转子活塞式湿喷机,研制了TKJ系列混凝土喷射机组,对高强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技术及射流密实机理、配合比设计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展了喷层结构自防水及高性能初期支护等前沿技术研究,为我国喷射混凝土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5项。“十二五”期间,他主持研发的科技产品实现利税1.58亿元,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徐恭义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Fellow,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中铁特级专家。他从事桥梁研究设计30年,先后完成汕头海湾大桥、西陵长江大桥、柳州红光大桥和泰州长江大桥等50多座大跨度悬索桥的工程设计,是我国现代悬索桥设计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军人。2015年荣获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师学会“2015年度杰出成就奖”,是迄今为止被授予此荣誉的第一位中国工程师。主持设计的澳门西湾大桥、东莞东江大桥等,对中国双层公路桥梁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华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十二五”期间,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硬岩掘进机(TBM)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大断面矩形盾构顶管机的研制”项目以及股份公司科研项目等,推动了中铁装备盾构及TBM产品的系列化和多元化发展。先后荣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以及中施企协科技一等奖等奖项。获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
宁锐 中铁昆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中铁重庆地铁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副指挥长。他在深圳地铁5号线,重庆地铁5号线、10号线,昆明地铁4号线等重大工程上,针对现场遇到的难题,积极组织科技攻关,不断攻坚克难,优化施组方案,切实解决了重庆地区暗挖隧道安全下穿深回填等重大技术难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主持及参与的多项课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南京河西长江漫滩复杂地层盾构施工综合技术》《穿越复杂地层和浅基建筑物地段盾构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分别获得2011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湖泊下盾构区间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及快速掘进技术》获得2010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图片说明:上图从左至右为李昌宁、伍军、王爱平、卓越、杨煜、许佑顶、罗朝廷、徐恭义、赵华、宁锐。
费龙光 黄猛 摄影
文字资料由股份公司科技设计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