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合林 中铁五局二公司
武汉的户部巷是一条长约150米深的老巷,起于明朝,因毗邻藩台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素有“汉味小吃第一巷”的美誉。在那儿,经营着多达170余种风味小吃,有蔡林记热干面、糊汤粉、李桃烧卖、四季美汤包……
这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走在巷子上,有撑伞的,有穿雨衣的,这些人大多是冲着美食而来的。说来也惭愧,在武汉待了近十年,却还未曾到过户部巷,没有品尝过这汉味第一巷的美食,对我这个“吃货”来说,着实是一种遗憾。端午放假,我约了两个武汉朋友,请他们充当导游为我介绍美食,大有一番大吃特吃的架势。
“臭豆腐,好吃的臭豆腐,不好吃不要钱咧!”小贩卖力地吆喝着。这臭豆腐臭气冲鼻,外表黑乎乎的,卖相实在不敢恭维,闭上眼睛咬一口,里面豆腐与外表差距甚远,滑溜溜的鲜豆腐瞬间在口腔蔓延开来,分外好吃,要不是留着肚子享受其他美食,定然不止仅吃两碗。一股浓香的汤包味儿透过淅淅沥沥的小雨扑鼻而来,我马上确定了第二个“狩猎”目标,阔步往汤包小店直奔而去。同行的朋友介绍说,这四季美汤包是武汉的特色美食,而且口味繁多,有蟹黄的、牛肉的、虾仁的……以皮薄、汤多、馅嫩而深受人们喜爱。一脚迈进汤包小店,黑压压的全是人,吃客们正大快朵颐。我也顾不得没有座位了,捧着一屉刚出笼的汤包,站着就开吃了。还别说,这四季美汤包真是名不虚传,蘸着姜丝酱醋,汤包经过蘸料的洗礼更为可口,咬上一口,汤汁在口里肆意飞溅,整个口腔都裹满了汤包的香气,而面皮因为是手工擀制,吃起来韧性十足,配合着肉馅和汤汁滑入喉咙,异常鲜美。
再说这糊汤粉,那也是颇为独特。据说这糊汤粉的汤是用鲫鱼熬成的,将鱼洗净放在锅里熬烂,熬得完全看不见鱼肉,再将骨头和鱼刺捞出来。粉条出锅后将其放入早前熬制好的鱼汤里面,佐以辣椒、萝卜丁等调料,撒上葱花和香菜,拌匀之后,味道十分鲜美。有的人还喜欢将油条蘸着鱼汤吃,抑或将油条撕成小段泡在鱼汤里,等鱼汤入味后,油条的味道也变得十分可口,令人味蕾大开。
户部巷小吃大多是家庭经营,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我一会儿吃吃这个,一会儿尝尝那个,肚皮也在不知不觉中鼓胀了。看着琳琅满目的美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