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通大桥,“大桥海虹”起重船近期任务是钢管桩施工。中铁大桥局船舶公司员工很珍惜这个参建国内最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的机会,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7月2日8时许,例行巡视的轮机长许鸿走近液压油油箱时发现了一个问题:运行不到50分钟,温度表指针却已在58度的刻度,离最高允许值仅差2度。如果油温偏高,其黏度则会降低,润滑性下降,将导致油泵及液压元件磨损加快,从而出现泄漏。
熟知这一情况的他,立即向船长干仕福汇报。两人根据经验判断,极有可能是冷却液压油的系统出了毛病。
为了不影响施工,老干决定采用补加液压油降温的方式,在一两天内对冷却系统进行排查。
7月3日7时43分,大伙分头行动。更换液压油滤器,查看海底阀进水阀门开闭状态,敲击进排水管路……
半个多小时后,没有发现异常。老干和许鸿琢磨:该不会是上月才检查过的冷却器出了故障?
冷却器,是个长约一米四、粗一尺多的圆柱体,上面装有粗细不一、口径不同的液压油和冷却水的进出管路。当液压泵工作时,水泵带动循环流通的淡水,从冷却器内排列的长1.2米、直径12毫米、壁厚1毫米的278根黄铜管里面通过,以冷却铜管外流动的液压油。根据维护要求,每个季度对其进行一次检查。
打开冷却器两端盖子的一瞬间,大伙惊呆了:细小的铜管被塑料袋、瓶盖、橡胶块等堵塞得严严实实。一定是近期持续上涨的长江水,夹带着的这些杂物被吸进来了。
找到“病症”源头,接下来就是清除杂物。冷却器端盖上阻塞通道的渣滓,可以用尖嘴钳拔除,再用三角刮刀剔除。要清除铜管内的渣滓,可是件麻烦头疼的事:除了弄干净,更重要的是不能损伤到壁厚仅1毫米的黄铜管。否则,冷却水从管内破损点冒出来,与液压油混合乳化后,引发整箱油报废。
这不亚于一次“外科手术”:铜管内的杂物,是要摘除的“病灶”,278根黄铜管就是“病灶”依附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有多年维修经验的许鸿当起了手术“主刀”。他找来三根1.7米长、有一定硬度的钢丝,一把棉布条和一桶清水,并在钢丝头上裹上一层薄薄的棉布条。
准备妥当后,许鸿小心翼翼地用钢丝,对准一根黄铜管慢慢捅进抽出,力道时大时小。每捅完一个通道后,他就用清水擦洗一次钢丝,更换一根棉布条。
“手术”在近两小时后结束。冲洗过的冷却通道很畅通,278根黄铜管壁无一损伤。当安装好冷却器、开动了液压泵试测时,油温指针居中,属绿格正常值。
“成功咯!”大伙击掌相庆时,许鸿也高兴得一咧嘴:“咱也当了一回‘外科大夫’!” 胡坚 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