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17日
西江风情
文章字数:1,049

  □米继伟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早前,我从苗家歌手阿又朵《黔东南的七月》MTV中第一次看到苗侗风情。如今,随着工作变动,有幸深入这个美丽的苗侗自治州体验苗侗人文风情。
  工作之余,我从凯里客车站乘坐中巴前往西江千户苗寨。那天运气胜好,与我同坐的是西江苗寨的住户,于是了解了“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含义。原来,贵州地质多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故有地无三尺平之叹;冬季阴雨天气,夏季湿润多雨,全年云雾多而日照时数少,故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因自然环境恶劣,各项产业不盛,使得当地居民收入低,相对贫穷,故称之为人无三两银。
  总算进了山寨,清一色的苗家男人大多是粗布麻衣,女人甭管年纪大小头上都顶着个发髻,别着一朵鲜艳的红花,年轻的女性还带着一头银饰。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拦路酒,是苗族人迎接客人的一种礼节。刚进门,一位长胡须的老者把我拦了下来,一大杯牛角酒喝下,我已有三分醉意。据说拦路劝酒,少则设卡一至三道,多则十二道,客未到主人家,而酒已半酣。盛情如斯,世所罕见。寨子里近九成的店都是卖银饰的,据说苗族人爱戴银饰有避邪和排毒的说法。这里还有大量苗家手工刺绣,工艺精细,一件嫁衣要绣上一两年。清风扑面,几分醉意的我,随着歌声,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西江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寨子一分为二。“吊脚楼”是这里的建筑特色,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种风情,连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路都有着不一样的魅力。
  贵州人喜吃辣,爱喝酸汤,最特色的要数凯里酸汤鱼、酸汤粉,这里的烟熏肉也是特色,有种叫糍粑的味道不错,是用糯米捣成的白色糕点。苗寨里最著名的是“长桌宴”,顾名思义把许多桌子拼接在一块,好不热闹。米酒的浓香扑鼻,具有特色的菜肴,唱起祝酒歌真是羡煞旁人。
  西江的夜景更是迷人。各家各户门前的大红灯笼,一并亮起甚是壮观。星星点点随着山势蜿蜒盘旋,整个山寨夜色迷蒙,或是街边游走,或是沿着河边散步,或是在酒吧发呆,悠然闲散恰似闲云,犹似野鹤。却道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