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兰溪 夏天
股份公司领导最近强调:谁不将公司安全生产的红线当回事,公司就不将谁的“帽子”当回事!这是一条不能触摸的底线,要求全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的红线意识必须入心、入脑。
我国每年安全生产事故不少,我们企业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安全事故成本还不够高,很多时候,安全处罚还没有真正使责任人“伤筋动骨”。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树立红线意识,强化安全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全社会要求依据严格的法规治理安全,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呼声。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并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将发展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体现出社会思想观念上的进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理念;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追求一时发展而降低安全门槛、放宽安全标准、触碰安全红线;要求我们坚决不能要带血的高产值,不能够一谈生产规模的增长、利润的提高就头头是道、充满激情,一谈安全就不在状态、无所作为。
对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制度、技术和操作规范等就是我们“保命”的“红线”,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并严格执行,绝不能逾越。我们要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否则生命的脆弱将使我们无法承受。
强化红线意识,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要加强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宣传,使员工真正理解企业需要安全、安全才能更好发展的理念,使安全发展成为企业共识,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使他们自觉抵制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发展。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名员工,构建起覆盖全面的责任网络,以压力来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要加强广大员工坚守红线能力的培训,既要使广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就是“高压线”,一点不能碰的理念,又要使他们掌握熟练的技能从而有能力按照安全规范操作,避免发生事故。
实行红线管理,必须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红线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底线思维,强化红线管理就是要在制度规范上设置底线,“动”辄得咎。据了解,“史上最严交规”出台后一年,多个项目违章率同比下降50%以上。可见,严厉的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失时机地把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推向深入。要进一步完善安监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强化各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铁腕治安”,解决惩处“失之于软”的问题;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红线,给相关责任者念上“紧箍咒”,解决惩处“失之于宽”的问题。
达到红线目标,必须做到令行禁止。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将安全各项法规、制度一贯到底。我们不缺乏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制度,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条文很明确,我们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也比较完善。但是,我们仍有少数基层单位和工程项目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屡禁不止,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执行力建设,把令行禁止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强化问责制度,强化执行的监督考核,“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敢于动真碰硬,对责任追究要严厉,坚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不放过”的原则,切实将安全的各项要求贯彻到各个层级、落实到施工生产一线。
中央对安全红线要求的提出,也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管理实现法治化的决心,“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人情化的安全管理处罚方式将一去不返。“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让我们借全国第13次安全生产月之风,强化意识、治本攻坚,实现企业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