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14日
春祭
文章字数:1,037
  晓红 中铁电气化局
  人间芳菲四月天。四月,似乎是人间的天堂,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色满园。这一切在世人眼里是惬意的,舒适的,享受的。盎然春色,只因一个人的缺席,肃杀许多。
  海涛走了,去了天堂。3月26日,他因肝病溘然长逝,再有一个月才是他46岁生日。有人说,衡量生命长度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46年,不长,但海涛却做得圆满。
  想起他的每一个人,都会说,他走得可惜。他的人和事,常常被回忆。
  对工作,他一生勤恳,敬业爱岗。从实习生到段长,身份在变,但敬业爱岗没变,无私奉献没变。所以才有了一段生产规范快速扩张,内部管理规范,五年来承揽任务增长36%,施工产值同比增长115%,职工收入翻番,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系统电务施工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对职工、对同事,他能帮则帮,热情周到。为一线职工建食堂、发补贴,重修招待所,看望退休老职工,始终把职工放在第一位。有位职工购房钱不够,想提公积金找他签字,却因手续不全而无法提取,他拿出自己准备还贷款的资金让其周转。
  对工作付出的多了,对家人却只有愧疚。儿子从洛阳转学到郑州,学校离家几百米,他因经常出差无暇顾及不得已让孩子住校,即便家长会也无法参加,只有让远在洛阳的妻子或岳父母赶来郑州代劳。
  八十岁的父亲有高血压,还有老年痴呆倾向,他就趁不出差的时候多陪陪,其余时间老父亲只能跟着姐姐生活。与妻子感情虽好,却是婚后近二十年的两地分居,照顾老人、养育孩子的担子几乎都压在妻子肩上……
  自去年5月发现患病以来,他一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也没有放下工作,奔东北开通,到新乡检查,该干什么干什么,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然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把段里的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远在天津、北京的同学来看他,他虽然肚胀如鼓,脸黄如么远,累啦!”他永远把人性中最积极、最阳光、最善良的一面,展现给亲人和同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被誉为“三公司的焦裕禄”。
  3月28日,是送别海涛的日子。那天,北京的、天津的、哈尔滨的、本单位的、外单位的同事、朋友,数百名自发赶来的人,把殡仪馆最大的大厅挤得满满当当。
  致悼词的时候,望着他年轻的遗像,很多人哭了。当他刚十五岁的儿子用还在变声期的嗓音哽咽着感谢叔叔伯伯们的帮忙时,殡仪馆里顿时抽泣声一片。
  儿子太小了,15岁,失去了父亲;父亲苍老了,80岁,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妻子,最苦的也许就是妻子了,从此后家里冷冷清清,剩下的只是敬老养小的重任。
  现实残酷得让人们心痛,这些回忆,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海涛,阴阳相隔两茫茫,天堂路上多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