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8日
隧道小食堂
文章字数:747
  “开饭喽……”在中铁电气化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高家山隧道口,电气化公司兰州分部党支部书记李志国高声招呼着员工们吃饭。食堂师傅一边摆放桌椅,一边笑呵呵地说:“大家排好队,开饭了!”这是兰州分部接触网第三作业队隧道小食堂的就餐现场。
  中铁电气化局电气化公司兰州分部施工管段内,仅隧道就有28条,最长的高家山隧道12.572公里,员工每天中午都要在铁路旁或者隧道口解决就餐问题。由于作业队驻地距施工现场交通不便,加上每天的施工地点不固定,食堂师傅每一次从饭出锅到打包再送至施工地点要花费很长时间,到现场饭菜都凉了。
  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解决现场员工吃上热饭的问题,兰州分部党支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于2013年9月18日在高家山隧道口,召集作业队人员探讨建立“隧道小食堂”的可行性。员工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从确保施工进度到后勤保障,从现场规划到流动食堂组建,从就餐方式到饭菜合理搭配,从餐后小憩到垃圾处理,整个讨论过程气氛热烈,氛围温馨,充分流露出了员工们对搞好“隧道小食堂”的急切期盼。
  座谈会后,兰州分部党支部在第一时间汇总编制好了可行方案,并与员工们进行了第二次交流,以确保“隧道小食堂”真正实现服务员工、助推施工生产的目的。“隧道小食堂”创建只需一辆小卡车、两个简易帐篷、一些必备的厨具桌椅等,具有操作简单,流动灵活,可随着施工地点的移动而移动等特点,且后勤人员每天可在施工点附近采购新鲜蔬菜,避免了驻地式食堂打包送饭等诸多不便。经过两天的认真策划和筹备,“隧道小食堂”于9月20日正式启动,员工现场吃饭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三个多月来,“隧道小食堂”发挥了及时提供热饭,跟随队伍流动,确保员工生活的重要作用,成为中铁电气化局电气化公司兰州分部党支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亮点之作。
  李胜东 董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