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塞铁路项目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工程,也是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发展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建设进展受到中匈两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7月24日至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对匈牙利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期间,赵乐际考察了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强调要把匈塞铁路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样板工程。中国中铁董事长陈文健在匈塞铁路现场向赵乐际委员长汇报了企业改革发展情况以及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建设情况。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部始终心怀“黄金航道,一路阳光”的愿景,承压思进、顶压奋进,将中国智慧、中铁担当镌刻在蓝色多瑙河畔。今年七一节前,项目部被命名为中国中铁红旗项目部。
凝心聚力筑港湾
在远离祖国的他乡,打造温暖的“家文化”是稳定团队、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在同一片土地上找到归属感,是项目团队始终不懈追求的“工程基石”。
项目团队依据中铁上海局和公司分别下发的《关于加强海外员工安心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员工及家属关心关爱,深入落实海外员工“五安”工程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员工工作生活品质。
将“四五六”思想政治工作法作为员工“思想心安”工程的有力抓手,通过谈心谈话、日常关怀等方式为员工保驾护航;每季度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精准捕捉员工内心变化,绘制员工心理状态“动态图谱”;坚持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及时向员工传达公司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筑牢员工思想根基。聚焦“身心安康”工程,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员工的心理特点,组织在线参加“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职场领导力与心理韧性”等讲座,确保能够按需“充电”。打造“后方安稳”工程,按照“一人一档”建立员工信息库,依托员工家属应急工作联络组,协同公司工会解决员工家属急事、难事。常态化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慰问活动,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节假日文体活动,适时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素质拓展团建等活动,培养员工大V,不断丰富员工“生活安定”工程的丰富内涵。
“丝路匠心”传帮带
在匈塞铁路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以公司“导师带徒”制度为基础,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中铁上海局或公司管理层担任新员工的“结对领导”,项目班子成员担任职业生涯导师,从职业路径设计到心理成长等多个维度,为新员工制定全周期培养计划。同时,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业务骨干作为其业务技能导师,针对施工工艺、成本管控、财务报销及后勤保障等环节进行分科指导。此外,邀请匈籍工程师担任新员工的“海外导师”,通过实操带教帮助年轻员工学习掌握欧盟标准,助力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为进一步拓宽员工成长路径,项目部依据员工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重难点工程攻坚,在复杂施工环境中锤炼技术水平;为商务管理人员提供参与合同谈判、成本管控等重要商务活动的机会,积累实战经验,并组织学习国际商务规则、法律知识……鼓励员工走出“教室”、走向“赛场”,积极参与技能比武、考试取证、学历提升等活动,通过“培训赋能+实践提升”双轮驱动,打造适应海外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积极组织员工参加中国中铁、中铁上海局及公司三级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欧盟技术标准、跨国项目管理、环境保护、安全质量、语言文化等多个领域。项目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及普通员工按照“每期一人一主题”的培训模式轮流登台,课前主动查阅资料、梳理思路,课中进行案例分析、互动问答,课后收集意见、整理总结,实现知识传递与能力提升的双向赋能,培养出一批既懂技术又通管理、既熟悉国内标准又了解欧盟规范的人才。
铁军精神铸精品
匈塞铁路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建成后两地通行时间将从8小时缩至3小时,极大便利沿线居民出行、助推社会经贸发展,从“朝发夕至”加速迈入“朝发午至”的新时代。
进入实体建设至今,项目团队始终高度重视工期管理与履约管理,不断强化施工生产管控,通过精心抓好项目策划、高效整合施工资源、及时解决现场问题,路基、桥涵、轨道、声屏障、站前广场、电缆子结构、迁改等各项工程稳步推进。其中,绍鲍德萨拉什站房采用“修旧如旧”理念,以“结构可逆、痕迹可辨、功能可续”为改造思路,实现了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施工技术的完美融合,让百年老站以新旧共生的姿态重焕荣光。
项目部坚持把安全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安全生产穿透式管理,全面细化管理举措、开展教育培训、强化执行力度,推行安全生产“吹哨”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整治安全隐患。常态化抓好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关,强化过程规范施工,做实做细质量自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始终平稳可控。
项目团队秉承“绿色匈塞”施工理念,致力于把匈塞铁路打造成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之路。开工伊始,项目团队组织生态学家、植物学家在Natura2000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环境评估,完成环评报告。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欧盟及匈牙利当地环保法规标准,开展多瑙河矢车菊、圆头大花葱、黄芪属、针茅等植物移栽以及腐殖土无害化处理工作,为崖沙燕保留筑巢空间,为野生动物迁徙建造涵洞,对现场附近水域进行围挡保护,配备专业洒水车降尘,安装声屏障设施降噪,成功兑现了土壤与种子的生态盟约、铁路与沙燕的共生契约、涵洞与生灵的迁徙公约。 杜银涛 熊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