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锋
6月份,中铁各单位相继举行“安全生产月”宣誓、签名、知识竞赛等活动,并热火朝天地开展安全质量专项检查。所谓“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如何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激发内生动力良方,成为当前安全生产月的突出要求。笔者认为,安全生产需要呼唤“数据化”“精细观”“责任制”主角意识,凝聚安全发展共识,唱响生命至上旋律。
树立“数据化”安全思维。在施工单位里,要充分解决安全生产的现实难题,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思维和方法,可以借助“大数据”安全手段,建立施工设备管理与服务的“大数据”系统。各单位项目部可以尝试借助终端设备时刻监控施工生产活动,利用工程行业“数据化”力量,积极在安全生产自律上进行引导,建立安全服务平台,对公司、项目部进行征信记录,如一人一证一帽,一车一牌一照,同时,强化施工设备的标准化准入、技术工人的动态化培训等,实现员工内心“数据化”的主角思维转变。
提升“精细观”安全部署。精细化工作既是一种文化理念,更是安全生产月工作的内在要求,绝不能停留在粗放式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上,学深悟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涵,如该干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防止不知而盲、无知而乱。在人、机、环、管齐头并进的过程中,要通过“望闻问切”,开阔视野,找出不足,严密排查施工隐患点,做到“件件部署、事事留心、步步注意”。
深化“责任制”安全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贵在有恒。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绝不是开落实会、说落实话,却不干落实事,这看似快马加鞭,实则效果了了。各单位要坚决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量化、细化、深化各工程节点网格安全责任人,突出对第一责任人的考核,一个工点一个工点地过筛子,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到位,确保抓住安全生产落实的龙头,形成自我约束的内生主角意识机制,实现安全生产排查全覆盖、责任全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大型央企施工企业,更是要把住底线、守好红线,把项目每个钉子钉牢、每条钢筋绑紧、每个铁块焊固,不断打基础、固根本,做到反复抓、抓反复,形成内化于行的主角意识,这样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就有了底气,一线员工群众就有了福气。